愿你的岁月漫长且快乐

前段时间看到张艾嘉聊到重唱《爱的代价》的一些感受:
“很多事情都过去了,那我们都还是要往前走的,很多爱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慢慢地会发现,我们也只能走到这么多,再往下走的时候,你们的路就分岔了。我们都是孤独的,一个人来一个人走。”
你孤独吗?在喧闹的聚会和轰轰烈烈的爱恋背后,我们总是带着一丝孤独的。
再伟大的人也值得拥有一段平凡的爱,再渺小的人也可以拥有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所谓孤独也不过是自己对于生活的定义而已,短暂且没有意义。
岁月看似很漫长,却又是一直在提醒着你我老去,爱的能力慢慢消失,心则越来越豁达。



春节回了趟武汉,顺便去乡下看了下奶奶,15岁之前在这个小镇上成长,因为是军区单位,在特殊的年代大院的人都因为生活漂泊到此,对于未来一无所有,也不确定下一代人是否愿意如他们一般生活在此,找个爱的人相依为命,简单一生。
母亲带我上小镇上逛了逛,小镇几十年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没有什么大企业,如所有曾经轰轰烈烈热闹的小镇一样,比我记忆中还萧条了不少。
多开了一个大超市,关了火车站,小学只能去观摩的耐克鞋百货大楼也倒闭很多年,这里像是一个“死”去只存在记忆里的地方,年轻人都去往更远的地方,还有些人早就搬离这里,留下来的人,继续生活在此。
尽管如此,我依然怀念着少年岁月的美好。
跟着伙伴们去小河游泳,夏天钓着小龙虾自己白水煮完沾着酱油醋吃,冬天在树林里挖山芋和红薯,捡来柴火烧堆火埋在里面,吃到满嘴都是黑黑的还傻乐着,那时候总觉得武汉好远,要搭很久的火车,家里到初中的那条路也很远,长大后才发现其实也就一两公里的路途而已,不是路途有多远,是我们看完世界后心变小了。
大院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都离开了这里,我们毫无联系,也许就像时间胶囊一般,就放在这也挺好。

还有记忆中的食物,湖北人到了冬日里都会腌制一些腊货,腊鸡,腊鸭,腊鱼,腊肉……一切皆可腊,腊的菜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每一家腌制的手法,晾晒的过程不同而影响着口感,小时候不太爱吃鱼,于是腊鱼几乎是我完全不会动筷子的东西,而香肠腊肉则独爱,下一锅豆丝丢一片腊肉都可以当一顿晚餐,豆丝要黄陂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大人们就是说那里的好吃。

这是小学时候经常吃的早餐叫“砂子馍”,因为挨着河道有很多石头,捡来后长年累月地翻炒变成了黑色,面里面塞入猪油,葱花和辣椒烘烤成型外面酥脆里面则是满口油香。
小镇回去的越来越少了,和这里的牵挂也渐渐只在记忆里,像是这些食物一样最后只能用来怀念。
我们回不去了。


春节带着几个朋友去南方,从厦门到福州。
深夜酒过三巡的鱼叔叔的小店里,三个互相删了彼此微信两年的老朋友加了回来,并不是友谊的脆弱而是年纪渐长你越来越珍惜身边的人,因为珍惜才会记恨,而所删之事在生死面前都微不足道,你还记得上一次删掉的微信联系人除了工作或推销外,那个人应该是被你牵挂过的。
换个角度来想,到了这个年纪,除非因为生存工作所迫,没有非要交的朋友,没有非去不可的饭局。
在“欢喜”咖啡馆二楼晒着太阳,也许是前日的酒意还未散去,我就这样呆在一个角落听着熟悉的歌,我在半醉半醒之间看着那些陪我老去的老朋友们,笑了。



去年七月搬家到淮海路,阿呆送了他最后一幅画给我挂在了书房,画的是两个男生在重庆搭乘索道看出去想象的样子,应该是一个火山口,有些朋友来我家看到这幅画说很阴暗,我却觉得他们看到的是希望,等待着一场烟火。
书房不大,偶尔下午会在这写点东西,抬起头外面已经是被夕阳染红的天际线,尽管也没能在这完成新书,在家的很多时候我都喜欢呆在这里。



生命中有很多的过客,有些来陪了你一段,有些很快就走了,有些放在了心底而有些则选择了遗忘。
243天,还不够一年的光阴。
我会想念那些深夜喝了酒戴着耳机深夜骑车穿过梧桐树的夏天,风和日丽和狗子们在阳台晒太阳看书的日子。
阳台花开花落,日子长长短短地过,光阴渐长,谁也不知道哪个选择是对是错。

我们都在等一个可以原谅自己的人,愿你的岁月漫长且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