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魏清筠案的二次分解(2)——魏清筠案的二次重构
魏清筠案出人命不是魏清嘉计划中的,而是策划人的目的。
论证这一点,先要确认前提:魏清筠案不是情杀,魏清嘉不想杀人。魏清嘉和司慕交往,她自己问心有愧。司慕是实权家族的二少,魏清筠是魏家的二小姐。他俩身份合适,但是没有确实的在交往或者定婚。魏清嘉凭借预判横插进来,她有错在先。魏清嘉的后怕【34-1(5)(6)】,侧面说明她不会做到杀人这一步。能够放任魏清筠死亡,说明幕后策划人不和魏清嘉一条心。
魏清筠最终死亡,我想她有必死的理由。魏清嘉在阿霈面前失败之后,转而计划嫁给司慕。魏清筠追求司慕,她成了魏清嘉的绊脚石。魏清嘉的立场和资质都值得信任。相比起来,尚且年幼的魏清筠不很重要。并且,魏清筠虽然是魏清嘉的妹妹,但魏清筠天然亲近司家,无意中站到了魏家的对立面。从日方看来,魏清筠是魏氏姐妹中的隐患。魏清筠的立场不对劲,她就活不长了。与她同车的司慕是局里的人,计划中的死人。攻击司慕时捎上魏清筠,这是立场问题的结果。
按照惯性,这策划人应该就是蔡长亭嘛。他要照顾顾轻舟,又有岳城蔡家的人脉。他要经营岳城势力,就有针对司慕的动机。魏清嘉是蔡长亭的经典女细作模式。蔡长亭是魏清筠案的受益人。魏清筠案设计浮躁,试图一步到位,比较符合一个十八岁少年的认知模式。然而,相对于那些明确由蔡长亭动手的事件,魏清筠案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对应关系,甚至它的细节都不具体。要硬安给蔡长也没什么问题,只是文中没写过,我能算是纯猜。相对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日方主导了魏清嘉早期的行动。蔡长亭和这个部门有某种联系,他当时有可能在策划人的手下学徒。再细节的信息,就没有文本基础了。
那么,魏清筠案的重新还原之后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当时顾轻舟已经和司家失联多年,司家默认顾轻舟已死。她和司慕的定婚失效。司慕准备重择佳偶。魏清嘉在阿霈面前失败,转而和司慕交往,试图做司慕的妻子。但是如此一来,她就抢了魏清筠最好的候选婚姻。姐妹俩因此生嫌隙。其中魏清嘉为日方做事,魏清筠倾向司家。亲姐俩谁也不能说服谁。于是,魏清嘉想要吓住魏清筠,以期结果这个争端,顺便笼络司慕。而日方觉得魏清筠亲近司家是个隐患,想把魏清筠灭口。魏清嘉以为生日宴挑花为由,分别把魏清筠和司慕先后支到了乡下花圃。花圃相会,魏清筠乘势吻了司慕。司慕的车停在花圃时,日方在其中浑水摸鱼,派人弄坏了汽车的刹车。司慕载着魏清筠回城。他因初吻心慌意乱,错过了刹车失灵的迹象。牛车突然在下坡底端冲出。试图避让牛车时,司慕才意识到刹车失控。他躲闪不及,汽车翻车,撞树而停。魏清筠摔出汽车,额头着地当场死亡。司慕右小臂重伤,留下了狰狞的疤。司慕惊吓过度,自此哑了五年。魏清嘉本来想要绑架司慕魏清筠,以此换得司慕的婚姻。最终因魏清筠之死,策划半途而废。此事的第二年,魏清嘉以嫁到北平胡家为由,重新受教磨练。后来的顾缃绑架案,是用前辈魏清嘉的策划魏清筠案原案,给顾轻舟做的模拟卷。如果顾轻舟当时失败了,她就会像魏清嘉一样,被送去别的地方进修,并准备和蔡长亭结婚。但是她成功了。因而她顶替魏清嘉,进入了司家副本。
~~~~~~~~~~~~~~~~~~~~~~~~~~~
34-1 魏清筠案的二次分解
(5)顾缃绑架案中的后怕和车祸 https://www.douban.com/note/795433602/
(6)顾缃绑架案证魏清嘉立场 https://www.douban.com/note/795542098/
已发表部分索引目录 https://www.douban.com/note/75859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