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N次辞职的背后,是内心住着一只“小怪兽”

我以前内向,自卑,最严重的情况是自己毕业时发现自己存在“社交恐惧症”。学生时代没怎么在意,直到毕业之后给我一个重击!毕业半年换了三分工作,一开始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
三年前毕业的时候,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干不来两个月就辞职了,紧接着第二次,第三次同样的都是选择主动辞职,那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很害怕,心慌焦虑甚至发抖,总是想着自己工作做不好怎么办,业绩完不成怎么办,见了上级领导就心里发咻,下了班总是特意避开领导乘电梯的时间,甚至起身去接水都要经过一番心理斗争,自己起身会不会被大家注意到?
对自己的无知感到恐慌,每天上班都得问周围的同事如何回答客户的问题,每次都需要鼓起勇气去问周围老人问题。每次问问题都感到焦虑觉得自己好没用,这么简单的知识都不懂。别的新人去问问题都是这么自然而我问问题却要这么拧巴,心理活动繁多甚至要鼓起勇气战战兢兢的去问别人呢?
后来才知道这是社交恐惧的表现,自我评价低,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内心没有安全感,自卑,不自信….
每天过的都很焦虑,甚至恐慌,为了躲在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自己辞掉了工作选择去了物流行业,因为这个行业不用频繁跟人打交道。
后来针对患有社交恐惧得自己进行认知疗法和系统脱敏等方法,才算是摆脱了......
知道自己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之后,我大量看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和视频以此来自我救赎。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暴露疗法——越怕什么就越要去做什么,去接触很多人,去做让自己害怕的事情,就是我越怕一件事我就越强迫自己去做。
自己小时候得到的锻炼太少了,自己小时候内向的有点过了头,后来发现那是属于社交恐惧症的一种。有句话说社交恐惧其实是对自己的恐惧!是恐惧自己的表现不好,恐惧自己在别人的印象很差,恐惧别人眼中的我。
每个人的性格形成都跟原生家庭有关。在知道了自己性格的缺陷之后,我在一步步的纠正它。
一旦遇到让我感到焦虑的事让我有想回避的的情形时我会去做它,以此来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比如我妈让我去买东西,心里有点抵触,有点不敢去新开的一家超市去买东西,之前上学那会也是这样。以前我都是去另一个超市里面买东西但是现在那个倒闭了。但现在这是令我想回避的情景,我不能回避它。我要去超市买东西!后来我就去了。
还有后来的我大爷家白事让我去帮忙,我就感到焦虑。因为大人都不在家,只有我一个男丁过去帮忙,去了地方亲戚都不知道怎么称呼,即使是同龄人都不怎么熟悉,知道叫什么名但是几年都不见一次面。
在家磨磨蹭蹭的不想出门。我都想逃到我朋友家来躲避这件差事。当时想着:“如果我真的因为这件事不敢去从而躲去朋友家,那我以后怎么办呢?以后像这种类似的场合还有很多啊,我总不能每次都逃过去。”当时的自己焦虑得不行,后来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忙乎了一天之后发现也没什么担忧的。我总是放大自己想象中的“恐惧”。去做了,之后发现自己所焦虑的,恐惧的事情基本上都没有发生。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己在吓唬自己。
也许屏幕之前的你看到这里,感觉我这个人太大惊小怪了吧。这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事情嘛,去做这样的事在你们这里有这么难吗?殊不知就是这样的“小事”,在社交恐惧症患者眼里就像是“洪荒猛兽”式的存在。
直到这次选择到心理机构工作,是想要跟过去的自己告别,顺便也测验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摆脱了社交恐惧。记得当时正式去报到感觉还可以,完全没有以前的那种恐慌,发抖的感觉,自我表现良好,不怯场,只是有时候还是有一些焦虑的,但是也存在那么几天。犹记得那时天空特别蓝,自己心情很好,内心平静喜悦, 自己的人生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去了,摆脱了过去带我的阴影…..
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自己才从社交恐惧中走出来,同样的,也用了三年时间接受了自己因为中耳炎导致的听力,突然下降到需要佩戴助听器的自己….
自己走出自己的“囚笼” ,只是身上存在着好几道无形的“枷锁”,唯有撑破这些东西,自己才算是真正的长大,内在小孩也会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