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五日
一切始于春节没能回家,以及师兄吐槽我的论文写得拗口
P1吃了撒
1.上汤一品蟹黄汤包 人均:40RMB 推荐指数:五颗星

还记得前两年去上海吃了超级贵又超级好吃的蟹黄汤包,苏州的这家相较起来真是又便宜又好吃了!我姐表示这是她吃了好多家确定了最好吃的店,果然是胃口相似的东北姐妹。戳开晶莹剔透的皮,啜一口鲜极了的汤汁,再细细地品一品蟹黄和肉的混合馅儿,真是绝了。临走前一天,特地独自进城去吃了一次,毕竟这是北方吃不到的美食了,下次再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2.猪油赤豆糕 人均:15RMB 推荐指数:五颗星 本来是冲着杨招娣糕点去的,可能实在是过于网红,听说两点开门,两点四十到的就关门了。就随便在附近的一家糕点店里点了一块猪油赤豆糕尝尝,非常绵密,味道香香的润润的,甜度也恰到好处,直到我一口咬到了猪油。后面再吃的时候,先把成块的猪油挖掉了,感觉好多了。我猜想可能是以前大家吃不起猪肉,为了在平淡的饮食中补充油水,才发明了这一传统糕点。我姐猜想如果没有猪油可能糕也不会有这么妙的口感。总之还是挺不错的,比东北的年糕更香一点。

3.裕兴记秃黄油拌面 人均:100RMB 推荐指数:五颗星 秃黄油是鲜味的极致了吧!上次看了三坨土的苏州吃喝游记,就对这个拌面念念不忘。裕兴记倒是遍地都是,也不必特地去找,在城里走上几步就能遇到一个。不过这个面,两个人分吃刚刚好,都会吃的不太饱,这么妙的食材要是一下子吃腻了怪可惜的。另外小菜里的凉拌香菇也超级好吃,酱料调的超级鲜。

4. 阊门姚记豆浆 人均:10RMB 推荐指数:四颗星 说起豆浆就要说到南北差异了,从粽子的甜咸、月饼的甜咸、到豆浆的甜咸,南北方的习惯好像都是反着来的。咸豆浆里面放了油渣韭菜和一些叫不上来的东西,前几口喝下去还是蛮不错的,后面北方胃口就有点顶不住了。豆花口感很像北方的豆腐脑,撒上一些紫菜和虾米,也还可以。也算是值得一尝的小吃啦。

5.伟记奥面馆 人均:20RMB 推荐指数:四颗星 红油焖肉面,其实吃起来清清淡淡的,汤也很好喝,很大的一块肥瘦相间的肉也不腻,也放了韭菜来调味。一个人来吃,只能尝了尝这一碗,其他的面看起来也不错。是一家吃起来很舒适的网红面馆。

6.(偶然混入的川菜连锁店儿)辛香汇 人均:70RMB 推荐指数:四颗星 也是我姐推荐的店,钵钵鸡被我姐的朋友赞不绝口,只恨杭州没有不能带走。烤脑花也不错,脑花就是挺不错的。值得一提的是冰粉儿,这家的冰粉儿里面放的是鸡头米,看起来和莲子太像了,但是入口发现,没有莲子的苦味,很扎实的味道,其他的料也很好吃。后来才发现这家店在天津也有,可以再次去吃了!

P2:看了撒
1.苏州博物馆 人均:0RMB 推荐指数:五颗星 也许是随着年岁的见长,打开了一些从前没有的触角,也是碰巧遇到大晴天。在这里第一次有了一种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感受。无论是馆藏、建筑风格、还是纪念品店里的物件,不得不说真是太会了。就算是我这种,诗词文化全靠电视剧普及的俗人,也能逛得很满足。在纪念品店给蛋肥挑了漂亮的纪念币,给自己选了心水的冰箱贴,回去连着好几天在博物馆的天猫旗舰店里滑来滑去。是非常棒的博物馆了。

2. 留园 人均:45RMB 推荐指数:五颗星 留园是一个人去的,一边慢慢走一边听公众号的讲解。园林的主人大概是想把见过的所有好东西向都放到自己家,四季的花,妙的山石,总之就是风花雪月样样齐全。也是第一次看浑然天成的石壁,在温室里精心培养的水仙和兰花,开到恰到好处再搬到屋里欣赏,可真是太会生活了。

3.沧浪亭 人均:15RMB 推荐指数:五颗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亭虽然不大,但是其中弯弯折折,总是让人觉得此处别有洞天啊!有竹林、假山、也有借用的门外的小河,在高处的亭子吹吹风,看看春天的花,听吵闹的人类幼崽,也是很有妙处了。

时隔近一个月翻看照片,好像晒过的太阳、吹过的风、吃过的蟹黄汤包可以重现。记得去年听一位即将去苏州工作的同学评价苏州,看起来十分落后,想来这真是理工男的傲慢了。我却是体会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妙处了,单单是为了蟹黄汤包我也愿意再来上几次。
© 本文版权归 胆大心细Élodi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胆大心细Élodi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十二月-英国文化主题月小记 (1人喜欢)
- 十一月-法国文化主题月小记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