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春天的季节性快乐时刻
查看话题 >杨浦滨江 | 上海独家旅行
这是我独自在上海生活的第7个月。
时间真的好快,转眼间,我停留在此地,已经半年以上了。越在上海,越爱上海。我爱上海的便捷,我爱上海的自由自在,我爱上海的“为人民服务”,我爱上海的交通……总之,真的,这是一所越呆的久,我越喜欢的城市。
会长长久久的在此地停留下去。有没有可能定居是不知道的,但是起码,目前我的本心是,五年之内,不想离开。如果有缘分,说不定真的可以在此地定居。

这个周六,是几乎上海一个月绵延的小雨后的大晴天,再不外出,人都要发霉啦!于是,挑选了离小窝最近的杨浦滨江。
骑单车十分钟抵达,真的好幸福!感觉天气好的时候,经常可以去散步,去遛弯,去看夕阳,去跑步,去骑车……

有关杨浦“骄傲”:
杨浦有中国最早的机械造纸厂,拥有最多船坞的修船厂、最早的外商纱厂、最早的工业自来水厂、远东最大毛条生产厂、中国最早综合性塑料加工厂、中国最早的纺纱厂、中国最大电站辅机专业设计制造厂、远东最大制皂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等。
目前,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仍在运行中。

“划重点”介绍一下杨浦滨江:
①岸线总长度约15.5公里,计划投入近一万亿元进行开发(其中2700亿元用以土地收储和旧改,6000亿元用以整体开发建设)
②上海乃至近代中国百年工业的先行区。上世纪三十年代,300多家纺织、造船、造纸等不同工业企业在此集聚,被称为“近代上海工业的摇篮”。
③将实现最大体量的世界级工业遗存改造和转化,最大规模的城市旧区改造,将老工业遗存和老旧城改造结合,到2022年初步建成人民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再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杨浦滨江,新与旧的结合,真的是太棒了!因为我是长江边的孩子,老家的江边也一直在进行改造。所以对比起来,感受更为深刻一些。
改造出的“历史感、智慧型、生活化和生态性”真真有!

杨浦滨江岸线主要分为南、中、北三段,南段从秦皇岛路到定海路,中段从定海路至翔殷路,北段从翔殷路至闸北电厂。
我两次到杨浦滨江,并未逛完全。只先写自己逛过的一部分。上一篇:独家旅行 | 绿之丘

沿线的“老厂”包括但不限于:
杨树浦发电厂 、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上海电站辅机厂、杨树浦水厂、明华糖厂、国棉九厂、上海制皂厂、上海煤气厂、上棉十七厂等等。

杨树浦电厂始建于1911年,1923年成为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电厂高耸的烟囱曾被视作进入上海的标志,这里还涌现了工人运动领袖王孝和烈士等革命先烈,是名副其实的“红色电厂”。

在厂区巨大发电车间的背景下,码头上的塔吊、灰罐、输煤栈道以及水泵深坑原位保存。
沿江一组粗重的塔吊,在瑞士著名艺术家费里斯·瓦里尼(Felice Varini)创意加持下,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跃动感,从“工业风”变成了“二次元”。

上一次逛滨江,我从杨浦大桥绿之丘,下行往东方明珠方向晃荡。
这一次,我从杨树浦电厂下行往杨浦大桥方向。第一站是杨树浦电厂遗址公园。公园非常多宝妈宝爸带着孩子遛弯晒太阳。
每次出行逛公园啥的,我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找个地方坐下来,喝喝水吃吃东西,养足精神再逛。于是这次也不例外,铺着垫子先开吃呀~


吃饱喝足后,顺着杨树浦大桥方向,边走边逛。后来遇到了一辆共享单车,毫不犹豫的扫码开锁~骑行使得我的速度放快起来。逛杨树浦滨江,还是建议骑行,因为真的沿线很长的路程,不骑行或者坐观光车的话,会觉得有点累。













新闻报道上讲,杨浦滨江改造,要实现最大规模的工业遗存转化,分为“有形的记忆”和“无形的记忆”两种方式。
“有形的记忆”主要通过对历史建筑、工业遗存、古树名木等实物的保护保留,让其所在地块当年的工业风貌得以原味重现。
“无形的记忆”则是将工业元素提炼并融入公共空间的肌理和细节中去,将百年工业历史发展形成的杨浦滨江工业文化、工业精神展现和传承好。






杨浦滨江沿路,永久展非常多,我仅拍摄了部分。









杨树浦电厂遗址公园,是为 “野味”公园。其设计“保野趣、保生鲜、保慢活、保自然”,是黄浦江岸边的“野味”公园之一。
其挖掘场地历史肌理,因地制宜引入慢行系统,以历史遗建、遗物、遗址为印记,重塑景观结构,打造印记花园、野趣区、生态水池等景点,使场地不但是承载城市生活的滨江开放空间,亦具备江南园林移步换景的悠游趣味性。












其实,杨树浦电厂遗址公园我并没有用心认真拍。如果带着孩子,或者女朋友过来的话,我应该能拍一组很不错的人像摄影。可惜我并没有一个模特,有点遗憾啦~等以后有机会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这句话在杨浦滨江体现的淋漓尽致。
随处可见的座椅,包括不仅限于:休闲座椅 、条形坐凳、文化坐凳、工业风坐凳、景观座椅……“三步”一驿站,“五步一厕所一饮水”;小朋友的游乐设施都免费,边儿上就是贴心的直饮水等等。
更别提还有那开敞草坪空间、保留场地记忆的构筑物、跨江栈道、指示牌、特色地铺 ,以及那些工业风景观灯、工业风垃圾桶 、特色景墙、工业主题景墙、石笼挡墙等等等等。
拍了一些小细节哦~












推荐路线:从杨树浦电厂遗址公园开始逛起,朝杨树浦大桥方向递进前行……抵达绿之丘……坐个车车到达继续往前直到“雨水花园”……回逛到丹东路渡口……坐船至歇浦路渡口,抵达浦江东岸……往东方明珠方向骑行至船厂……回骑到歇浦路渡口……做个车车回杨树浦电厂遗址公园……骑车去逛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吃好吃的,逛街……完美的一天~
综合了我两次去杨浦滨江的经验,这条线,感觉会很累,但是也很放松,很运动~
【容我再去玩几次,给大家更好的建议。】
上一篇:独家旅行 | 绿之丘





望得见江、触得到绿,品得到历史、享得到文化……新与旧、城市的人文与自然、百年沧桑与摩登时尚,在杨浦滨江相互交织、相得益彰。杨浦滨江好玩地儿推荐。
结合网上的消息,做了两张图,看起来更直观一些。


另外,还有一些我没有逛的部分,等以后再去打卡后讲给大家听。

→在维持建筑整体风貌的基础上,杨浦滨江岸线还着力打造博物馆群落。已经建成的上海自来水科技馆、中国救捞陈列馆和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技能博物馆、涵芬楼文化中心等,提升了建筑的可阅读性,留存了珍贵的城市记忆。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超厉害,示范段曾获得2019年世界建筑节(World Architectural Festival,简称WAF)年度景观大奖(Landscape of the Year)。目前杨浦滨江已对建于1913年的明华糖仓、1927年的永安栈房、1927年的毛麻仓库、烟草仓库等诸多历史保护建筑率先进行了修缮保护。
有关博物馆和公共空间,有机会再写专题哒~
了解更多杨浦滨江

总设计师:章明
杨浦滨江南段愿景:“后工业、新百年——百年工业博览带、杨浦滨江进行曲”
构想:“三带、九章、十八强音”

“三带”是指5.5公里连续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带,漫步道、慢跑道和骑行道“三道”交织活力带,以原生植物和原有地貌为特征的原生景观体验带。

“九章”就是对于整个杨浦南段滨江的区段划分,在场地遗存的特色厂区基础上进行不同空间形态、情绪体验、功能倾向的规划设计,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九个章节。

“十八强音”是对滨江南段的工业遗存改造亮点的提炼。“十八强音”分别是船坞秀场、钢雕公园、编制仓库、工业博览、焊花艺园、创智之帆、舟桥竞渡、浮岛迷宫、芦池杉径、沙滩码头、渔港晚唱、生态栈桥、钢之羽翼、塔吊浮吧、绿丘临眺、深坑攀岩、知识工厂、失重煤仓,设计这些景观,目的是要体现节点设计的趣味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好啦好啦~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终于收尾啦~感谢你看到最后~咱们下周见!

第一次逛杨浦滨江的小稿稿:独家旅行 | 绿之丘
© 本文版权归 sellpsychic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