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平时——我的语文教学日常
功夫在平时——我的语文教学日常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朱梅莲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又是第一次教六年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效率最大化,在此分享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思考和做法。
一、吃透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有实效
一周7节语文课,教学八个单元,还要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最后的总复习,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就非常重要。
课前,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除了研读课本以外,还认真研究教学参考用书、《补充习题》、每课的课后习题,争取将《补充》上的难题和课后习题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尽可能在课堂上就解决这些问题,效率大大提高。
课堂上,尽管教学任务重,但是每节课都会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每位同学都有一个课堂笔记本,可以用来记录课上的重点,可以用来写课后小练笔,也可以将每日所学整理在上面。这是我们班级学生的课堂笔记(展示图片:每位同学的课堂笔记都会有课后习题的思考和要点,这都是在课堂上讨论后总结记录下来的;绝大多数的学生还会在课后将上课时记在书本上的内容复习并整理下来。






还有一些同学会在预习时就将作者介绍、多音字等记录在笔记本上,分日完成一课的笔记。这是刚教学完《鲁滨逊漂流记》后的学生笔记,其中课后习题2“读节选片段,说一说: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课堂上就让学生绘制了这张表格,然后自己默读课文找答案,先用铅笔写在表格里,再讨论交流,最后确定答案完成笔记)每课的课堂笔记我会进行检查和打星,学生都完成得很不错。


二、关注学生心理,提优补差有规划
除了是六2班的语文老师,我也是他们的班主任。我们班级的特殊学生比较多,有离异家庭的孩子,有父母不认字的,有父母不在身边跟着奶奶生活的,有父亲在服役后妈也没时间管的……这些孩子大多习惯差,加上青春期的叛逆,想要提高他们的成绩,难上加难。而这些学生,往往是非常缺少关爱的。所以想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觉得首先要在各个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耐心,照顾好他们的心理。
2班的学生两极分化较严重,优秀的学生不少,但是后进生也多,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如何提优补差也有自己的计划。课堂作业所有的学生我都尽量做到日日清,每周每天做好作业情况的记录(这是我一学期的作业记录表,正确且书写好的标“2”,正确的标“1”,有错的标“0”,订正完的再打钩)根据一周的得分情况及课堂表现,每周评选出语文之星和进步之星,并给予奖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

对于优等生,一些抄写及默写的回家作业可视情况免做,而去完成一些阅读理解之类的能力题;对于后进生,减少一些对其太难的题目,而更多的去做一些背默作业,将基础知识抓牢。为后进生解决困难,例如我们班级的胡同学,爸爸从来不管学习,不会给他默写,因此我经常帮他将字词的拼音打印好,然后让他回家自己照着拼音默写词语。再比如陆同学,回家作业要么不写,要么就是抄答案,因此他的很多作业就只能拉在身边做完。这是他上学期在学校完成的一篇大作,我和他讲了一下结构和重点去描写人物的哪些方面,然后他自己完成的,写得还挺好的,虽然花了挺多的时间。他看到自己得了优秀星的作文,还挺高兴的,也没那么排斥写作文了。



三、聚焦长远发展,阅读积累不松懈
最后,我想说的是:聚焦长远发展,阅读积累不松懈。上学期,尽管面临着学业的压力,但是我仍然坚持不去剥夺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学生在阅读完上学期的必读书目后,鼓励他们积极借阅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并请图书管理员做好记录。每两周的周三,利用好进馆阅读的时间。每到可以去图书馆的那周三,学生们都会非常高兴,一吃完饭就问我今天是不是可以去图书馆了。上学期,我们班级还被评为“启南阅读之星”。

寒假期间,我们备课组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六下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并制作读书小报,学生完成的质量也非常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