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象限的故事
8
和君君、东东成为好朋友以后,又有了然然,我们的小团体开始初具规模。大家都是很好说话的人,平日里吃饭也开始着这周你带饭扫光,下周我带牛肉酱的约定俗成。吃饭和上体育课是展现小团体重要性的主要时刻,热热闹闹有人陪着解决掉每一顿难吃的伙食,在最自由的体育课上那宝贵的20分钟自由活动时间也有人一起坐在树荫下乘凉。
后来童童也加入了我们,四个人的队伍变成了五个人。
我们五个留着一模一样的齐刘海,童童是我们中美学意识觉醒最早的,并且她很有反叛思想,所以即便校规五令三申刘海不可以超过眉毛,她都要誓死捍卫她铁刘海的尊严;剩下的我们四个不太一样了,如何保持刘海刚刚露出眉毛但又不像个傻蛋儿是我们每周都在奋斗的事,有时候奋斗过头了就会出现返校日得到彼此嘲笑的喜剧效果。所以打理发型也是我们彼此热切商议的重要话题。
初一都还好,到了初二,青春期的小孩儿们纷纷开始冒痘痘,厚刘海就成了加剧长痘的罪魁祸首,我们便开始用各式各样的夹子对付我们的刘海,我和君君东东作为朴素派大多选择纯色单杠塑料夹,童童不一样了,她的标志是粉红色蝴蝶结格子。
君君一家从医,对抗痘痘也显得很专业的模样,我便是她忠实的使用体验分享者和追随者。她说啥好用我就会去她那儿挖点儿,一般试用个一俩晚上就会把“买同款“作为这周回家的任务,现在想想倒也不是每一个都那么立竿见影吧,大概率也是我的心理作用和对她的信赖加成。
她当然是不止“推销”祛痘膏药的,她还推销蓝月亮洗衣液,那时候她站在黑色洗漱台前挽着粉红色睡衣袖子一边搓裤衩一边笑嘻嘻和我推荐“蓝月亮真的不伤手!”的那副模样搁现在都够她拍广告的了。确实是满脸写着:真心实意,童叟无欺。
在我们的小团体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特点,而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又会进行不同的组合排布。比如当我想大号时,我一定会先问东东,因为她就是很常有大号的欲望,所以很容易就说服她和我一起蹲坑;而当我想赶时间去吃饭时我就会找然然,因为我和她吃饭速度非常一致,我俩都秉承了英语老师Miss张的教诲——早饭3分钟,午饭5分钟;而当我想听八卦时我当然就是转向了童童,她一定程度上在年级蛮有点儿人脉的,几班的谁和谁告了白,而几班的谁和谁又打了架她都一清二楚,并且感同身受。
童姐的早熟程度和爱情故事精彩的程度即便是今天回想起来我依旧会啧啧称奇拍手叫绝,但因为太丰富了所以我打算放在下一篇章讲,今天还是继续说女孩儿之间的友谊吧!
初中时代大家的各种观念都还在塑造的阶段,所以有一个集体去融入是个很有安全感的事情,而我们五个的融入更像是彼此摸索出一种奇怪的风格。
运动裤是要挽裤脚的,因为那样刚好露出脚踝和新鞋子;运动外套的拉链是不可以拉完的,让领口开到胸口露出里面的短袖运动衫可能是一种叠穿的艺术;你可以偷偷在运动外套的肩膀白缝处写字或者画画,但不能太夸张,物极必反;你也最好在左手戴一块手表,但睡觉的时候记得要摘下......
我们五个都不是骨架特别大的女孩儿,只有然然稍微高挑一些,所以当我们手牵手背着书包去吃午饭时就会出现一种奇观。
一排的女孩儿都背着款式大同小异颜色五花八门的书包,书包的肩带松松垮垮塌到了手肘处,靠边上最高的女孩儿带着锅盖头1号冲在最前面,锅盖头1号拉着锅盖头2号努力跟上脚步,锅盖头2号拉着粉色蝴蝶结挂在队伍中间,粉色蝴蝶结扯着锅盖头3号小碎步不情不愿。
再是小小的5个人,也是会把大路挡得个七七八八。于是总会有别的班的女生怒冲冲经过我们发出不屑的声音又或是直截了当让我们走快些别挡路,我们在这时往往不会直接和她们产生冲突,但等人走远了一定会开始叽叽喳喳这是几班的谁她又凭什么这么嚣张。
身在其中时我是不觉得自己有多扎眼的,直到很多年后和当时在其他班的朋友聊起往事,她才拍拍我的大腿惊呼“你们可太有标志性了”。
很多人回顾那些人都觉得自己那时的风格可以用“非主流”来概括,我即便是现在却还是不觉得我们那时叫做“非主流”,因为确实还有很多更非主流的别人嘛,我们小团体算是在保守范围内实现了潮流和安全的融合,这就是fashion 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