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盲从,让焦虑从阻力变成动力
焦虑一直是我生活的状态,焦虑的来源是盲从,盲从就带来对比,在心底总希望自己比他人好,但却没有花费时间让自己静下来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由于盲从,我们总是在习惯性的对比,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护肤品的使用,大到工作买房买车孩子择校的选择等,小红书、大众点评、脉脉等平台的评论大部分就是推高我们盲从的一个理论基础。而我深深感受到习惯性盲从对于我的人生有多慌乱。
树立人生的高目标很重要,但是能不能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一直坚定的跟随自己的目标前进才最重要。就从最近的工作上说起吧,总是看别人的工作顺利又优秀,自己一直很努力却没有去到自己心仪的公司和心仪的岗位,我并没有选择停下来分析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而是选择盲从,盲从于他人嘴中的经验:公司态势不好会对我找工作有影响,工作内容与先前的经验不符会影响我找回我喜欢的IT方面的工作等等让我着急换下一份工作。最后我陷入了一个怪圈,一个找工作的怪圈,急于想要找到下一份工作赶紧从这一份工作中逃离,让焦虑不断体现,自己本身的工作没有做好,也让自己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好找下一份工作变得措手不及。
近段时间的焦虑友人都看在眼里,终于有一天忍不住了:“我觉得你最近陷入了找工作的怪圈,凡事都太着急了显得心浮气躁。”这句话让我全身充满电流醍醐灌顶。既然是我选择,那就要从这个工作中找到价值,首先必须要平心静气地挖掘现有工作价值,其次要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未来想要做什么;最后要做准备,简历和面试还有自身技能挖掘的准备。真正让自己慢下来,找准方向蓄势待发。
工作上的焦虑其实大部分都源于生活,工作想要做的更好无非是盲从于大众的历年想要赚更多的钱让自己和家人尤其是孩子的生活更好。因为有这样的压力,所以想要积蓄更多动力,但是现在看来这个盲从变成了阻力。加上孩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自己是照着书本来养孩子的,所以天然的对于传统育儿方法不信任,所以会很焦虑焦虑一些育儿细节。这些都被朋友看在眼里,但是我是刚意识到这个问题,回顾半年前友人对我说的话:“你既然有人帮你看孩子,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精力牵扯在孩子的吃饭睡觉上呢,你应该抽身出来提升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和发展。”诚然,在育儿上面我并没有做到分清孩子的事情的重要紧急排序,一把抓导致自己和看孩子的老人都比较难受;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并没有把身边的家人依靠起来,总以为孩子是自己亲手带大的自己才是最清楚孩子所有事情的人,包括孩子上学问题,压力都扛在自己身上,但是我忘了我只是孩子的妈妈而已,我身后有一个大家庭。经过反思后,我决定做一个会放手的妈妈,放手让孩子成长,放手让家人更多的参与到育儿中来,如此,我也就没有那么焦虑了。
以上所说的焦虑都是与急于求成的性格有关,但是生活告诉我们的是只有一个目标清晰,懂得管理自己的人才会走得更高更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从打扫自己的内心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