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书
2015年在自己博客写的。搬过来蹚浑水。呵呵。
2015.7.18
也许不该来趟这趟浑水。可是面对豆瓣上一边倒的舆论真是有点看不下去了。
昨天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名叫“小人物”的文章。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并不知道鲸书,也不知道庞麦郎,虾米和鲸书的矛盾,甚至也不知道真格。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以批评鲸书的意思来开篇,独立来看我很喜欢。美国社会很多图书管理员这样有趣的中产阶级,他们背后的故事也很有趣。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美国这个社会,人不需要飞黄腾达才幸福。简简单单的日子可以很有趣。
但是中国非常不一样。
用跟贴里一位豆友的话来说,楼主这文章里的“小人物”远远比鲸书笔下的小人物要舒服富裕的多。二者不具备可比性。
鲸书笔下的小人物要绝望的多,他们所处的社会比这篇文章里的“小人物”要残酷的多。也许鲸书的文章可以不那么冷酷尖锐。但是她的文章非常真实。其实她的文章和毛姆的或者鲁迅的有可比性。大家对毛姆怎么看?Graham Greene呢?他们的笔更尖锐更刻薄。他们够慈悲么?
我看了鲸书在豆瓣所有的文章,看了虾米和她之间的前前后后。我很佩服她能够花十个多小时访问庞麦郎。这一点上她够敬业。我自问没有能力访问庞麦郎706分钟。当然我们可以用纽约客人物专访的条件来要求鲸书,她这篇访谈里应该再加上包装庞麦郎的传媒公司,我觉得在这个闹剧里,这个传媒公司其实是个更有趣的访问对象。还应该访问一些庞麦郎的乐迷,音乐界的大V,这样的一个专访才够全面,也一定更加有趣。但是这种要求太高了。目前国内哪个杂志有纽约客的实力和水准呢?作为一个大学还没有毕业的作者,我觉得鲸书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已经做得很好。
我希望她能继续写下去。因为她的文章有特色(authenticity),够真实,够勇敢。在现在的中国很少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