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选书,读书?《影响孩子阅读的100本童书》有答案!
作为一名早教老师,经常被家长问到:如何给孩子选绘本?如何陪伴孩子亲子阅读呢?
虽然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有一定的经验,但真要推荐书单还是诚惶诚恐,生怕误人子弟。
直到拿到《影响孩子阅读世界的100本童书》,让我眼前一亮,真有“众人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是不是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100本童书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地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罗德里克·卡夫(Roderick Cave)和萨拉·阿亚德(Sara Ayad) ,他们分别是印刷史学家和艺术史学家。
他们二人把自己多年的研究和采访中收集到的有关童书的版本、印刷技术、图片设计、出版方、作者、销售情况、以及部分读者的阅读感受等等冗杂繁多的信息,按照时间的顺序,用100本有代表性的童书,最大限度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童书发展图景。
而译者潘亚薇,是国际关系学院文学学士,南开大学翻译硕士,曾为 China Daily等知名媒体担任外聘翻译,还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的翻译工作。
可以说这是一本少有的研究童书历史的书。 包含了11大主题,近300张珍贵插图。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
1. 了解童书的历史。
2. 知道如何选书。
3. 学会如何读书。
(1)童书的历史
说起童书的历史,要从启蒙时代说起,我想大家都会很好奇,当时是用什么给孩子阅读呢?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早的时候,是口述传统与前书写。包括摇篮曲,给少爷小姐们的可爱歌谣集。从“耐撕书“到实物图画书,再到可触摸,有声音和气味的幼儿读物。入门图画书和幼儿识字卡片书,甚至还有”姜饼镀金“可以吃的书。
这些多样化的童书可以满足孩子们对书籍的所有想象,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就拿“耐撕”书来说,19世纪就出现了,现在也有撕不破的布书,我家孩子小的时候就买过,相比纸质的书容易被撕掉,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孩子最早是用感知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最好的阅读是让孩子喜欢的方式开始。
据说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
这与”姜饼镀金“的方法是一样的:先将字母模具用木头雕刻,给糕点师傅用,形成姜饼图案,再烘焙,镀金,孩子认出了字就可以吃。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大人也乐此不彼。这种方法是不是可以大力推行呢?
18世纪80年代甚至还出现了触摸式的失明儿童触感的书:盲文浮凸在亚光黑的页面上,只有触摸才能感受到!
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正是通过这些盲文,丰富了认知,成为了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
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大!
(2) 如何选书
现在社会资讯非常丰富,电子书,线上课穷出不尽,但买童书的人还是不少,因为孩子的特点决定了纸质书共读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应该如何选书呢?
亚瑟米的《儿童百科全书》总结了人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倡导有趣地学习,这一观念持续影响了几代人。

动物和童话故事是因为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吸引着孩子们,很有感染力,所以通常会成为非常受喜爱的书。
孩子们天生好奇心重,喜欢小动物。所以如果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做得不好的方面,找到相对应的书籍,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效果会比直接说教好很多!
所以选书的原则:经典的,孩子喜欢的,有意义的。
一般来说:男孩喜欢魔鬼,阿飞和英雄,冒险类的的故事。女孩喜欢仙女精灵:比如《小熊维尼》《小王子》《鲁滨孙漂流记》《爱丽丝梦游仙境》《彼得兔》《柳林风声》……
这些书以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角色为引导,我们先了解角色背后的故事,引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改变阅读和书写习惯,让孩子爱上读书呢。

(3)如何读书
现代家长很多都会有意识地给孩子讲故事,看书,那么该如何读书呢?
记得我家老大小时候,虽然也买了好多绘本,童书,但基本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读完,并没有太多的互动。亲子阅读于我而言并不是全身心参与的过程。
后来老二出生了,我给讲恐龙的故事前,专门查了相关恐龙的品种 ,哪些是食肉类的,哪些是食草的,还有什么特点。果然,老二听完后提了很多问题,幸好我早有准备。

让书变得有趣,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比如读《格林童话》就可以跟孩子通过扮演角色来演绎一个故事,孩子就容易了解故事内容,印象深刻,阅读就变得非常有趣了!
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告诉孩子泰迪熊是怎样“出生”的,原来小鹿半壁的生活并没有电影里看到的那么美好.....,引发孩子思考,也是读书的重要目的。

读书时,让孩子学会观察,借助书中的图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特征等。
低龄段的孩子需要不断重复,可以把一本书重复翻看……,能帮助孩子不断“输入和强化”,积累丰富的词汇。
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用“一问一答,你问我答”的方式带孩子进行复述,提高孩子记忆力。也许你会发现当讲到某个环节时,孩子突然说:妈妈,你说得不对!
阅读不是简单的你说我听,而是一种互动。让孩子参与进来,孩子知道得越多,就越想要兴奋地说出来。如此既丰富了的词汇,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度过了快乐欣喜的阅读时光。
同时,在阅读时,看、听、想都可以算作美的熏陶。
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心灵 ,让孩子的生活充满色彩 ,让孩子学会享受思考的乐趣!
希望我们都能陪着孩子一起长大,阅读书,让这些童书在他的人生世界里留下美好的印象。
让家长学会选择适合孩子的童书,让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从《影响孩子阅读世界的100本童书》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