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张三的事
张三呢,没什么特长,说是厨师吧,也算不上,只会拌点凉菜,所有的凉菜差不多一个味道,凑合吧。脸上也是拒人千里之外,阴阴的,40多了,像林肯说的那样,他需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就这情况,能从这家小饭店开业一直干到现在,得亏一个子,勤。或许他也清楚自己的存在感太低,人缘又稀巴烂,因此,不得不埋头干活,真的是勤快的你都挑不出刺。
小店开了快五年了,这世道,其实这种小店真的挺伟大的,怎么说呢,别看它店小,但里面还是杂七杂八需要不少的人手才能运营下去,在这高房租低利润的时代,小店经营者们也就挣个辛苦钱,真的是给房主和店员挣个房租和工资,所剩无几流入口袋,也就糊个口,消磨日子。但就这,也支撑起了好几个家庭,不是嘛,大厨、凉菜师傅、洗碗工、服务员.......,这些人后面不都带着几张嘴。小店的功劳的真的不可小觑啊。
话说回来,张三在这小店干活干的也熟门熟路了,中间呢,也因个人恩怨,在老板那里吹风,赶走过大厨,服务员、洗碗工。也就怪了,他的脾气还真的顶怪的,和谁都拉不咋,但更神奇的事,他的地位牢牢地盘踞着。据说,有那么几天呢,生意特别冷清,饭馆员工午饭时间到了,于是其他服务员呢,自己捯饬着吃吃喝喝,他就来气了,饭馆生意这么冷清,你们还吃的这么丰富,怎么可以呢?有时候他手头的活干完了,就赶忙去搭把手揪个面片,穿个肉串,洗个菜,有时候什么菜没了,一溜烟的把需要的菜名一五一十的列个单子给老板,厨房里面,一看见哪儿不整洁了,麻利儿的收拾,案板、菜刀任何时候去看,拾掇的就像没用过似的.......
鉴于他主人翁的作风,其他什么独来独往,臭脸,那真的大可以忽略不计了。
说到底,他一人顶好几个人。或许开始时张三知道自己的斤两,于是啥都干,啥都干的十二分的好,渐渐的,饭馆的工作人员几茬几茬的换,他像定海神针一样牢固不破,真的是元老了,心理的防线卸下了,故事不会那么俗套,日后,他也没变,还是一如既往的勤快。日子就这么朝九晚九的过着,一天又一天,有时候客人多点,有时客人少点,正儿八经干活的时间加起来一天撑死也就五六个小时,其他时间,手机打发着。
慢慢的,无聊了,这样重复的日子,重复的环节,重复的场景,光阴就这么消磨着实在烦闷的慌,他想走,像出走的娜拉那样,第一次,要出走,别了,劝住,那给你涨工资吧,说好了,涨了,好吧,既然在哪儿干不是干,要不,再干段时间看看。日子又开始续上了,还是熟悉的味道。
也不清楚这样一模一样的日子过了多久,张三妹夫跟他唠嗑,上海可好了,挣钱老多了,姐夫,要不咱俩去闯闯吧,心痒了,内心的小九九又开始盘算了。姐夫,据说上海一月能挣一万呢,老多了,疫情期间,用工荒,好多地儿都招不来人呢。张三的心在这过年放假的几天彻底乱了。
他清楚,妹夫的话只是个助燃剂,彻底加速了他内心火球的爆发,人到中年,他想最后一搏,也好过这样半死不活,说不定能发呢,再不济回来接着干,对此,他深信不疑。于是,年后他不想去饭馆干了,话也给老板撂下了,说是去和妹夫去上海创业。饭店这边一听,好像也不是为了想涨工资说的话语,那好吧,咱也不耽误你的事业了,也不拦着了,于是乎,张三一走,饭店这厢又开始召集人马了。
张三带着那么一点失落,因为他想着,饭馆怎么着也应该挽留一下吧,又带着十分的兴奋跟妹夫一起去了上海,未来,好像在他面前铺开了绚丽的画卷,任他尽情的挥洒。到上海的第一天,妹夫就和那边联系上了,于是,他俩在地陪的带领下去了目的地。一看,傻眼了,这不就是流水工嘛。咋办,开弓没有回头箭,要不试试吧,于是上岗,第二天,从早上8点一直感到晚上10点,中午休息一小时,工资呢,也没有之前妹夫吹的那么玄乎,一个月满打满算也就六千来块,张三心里的算盘算来算去,亏啦。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创业,张三也顾不上埋怨妹夫,午夜里辗转反侧,一动牵引着浑身骨头疼,一天的工作结结实实的让他感受到什么叫流水线工人,资本家真的是要榨干每一滴血啊,把工作时间利用的杠杠的,一分钟都没浪费。
不行,回去,还是饭馆干着舒服,自由,不累,离家近。第三天,赶忙打道回府。
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打听饭馆人手找到了没,一问,心瞬间亮了,不仅找到了,而且找到了一位大厨,那人张三也认识,手艺绝对在他上面,脾气好,人也勤快,综合能力遥遥领先与他。张三心不甘啊,于是打电话给老板,我能过来吗?哎呀,你也知道,生意不是特别好,这边也要不了那么多人手.........
张三,郁闷啊,财没发着,饭碗给丢了,妹夫这人呢,哎,太不可信了,咋办,算了,今晚睡过去再说吧,明早一个个去饭馆碰碰运气去吧,不想了,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