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树都开花了,我忙得不可开交

树都开花了,我因此忙的不可开交,我想画一幅欢乐的普罗旺斯果园——给戴奥和乔的信,1888年4月3日于奥维尔。(《凡高书信全集》)

《盛开的桃花》 梵高
这幅看似赞扬春天生机的风景写生,其实是1888年梵高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而作的。
画面中央主体是两株怒放的桃树,在蓝天和白云鲜明色彩的衬托下,线条简单鲜明。梵高恣意夸张地挥洒着夺目的颜色,让人透过画面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震撼,也昭示了他如火般地热爱生活崇尚生命的狂热。
这丧失亲情的悲伤,化作如此光彩夺目、绚烂盎然的乐观画面,梵高在这幅画背后的书信写到:“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会活着。”

《青青麦田》 梵高
梵高在自杀前写给弟弟提奥的信里这么说:
“我的心回归到我的出生地,在花园,每条路径、每棵植物、花园以外的田野景象、邻居们、墓地(我同名哥哥的埋葬之处)、教堂、我们后花园的厨房——墓地旁有一棵高高的金合欢树,枝上有一个喜鹊的鸟巢……现在没有人记得这件事了,只有妈妈跟我。”

《盛开的杏树》 梵高
色调偏冷的《盛开的杏树》是梵高送给刚出生侄子的受洗礼物。你是否感觉到有些温柔的花儿像弓箭一样绽放,对生命毫不怯懦?
这幅《盛开的杏树》是梵高晚年相当重要的一幅作品,1890年的初春弟弟提奧的孩子降生,而这幅画就是梵高送侄子的诞生礼物。在给弟弟的信中写到:“当我听到你得子的喜讯,我是多么开心。我希望孩子能随父亲的名。我正在为他画一幅画,以后挂在他的卧室里。画中有洁白的杏花和湛蓝的天空……”

杏花也好、向日葵也好、鸢尾花也好,哪怕是夏日里的麦田和最普通的绿杨,梵高听懂了这些生命的乐曲,而且他的内心也和这些植物一样,充盈着对生命的感激和热爱。星空下,阳光里,梵高和众多的生命浑然一体,他自己就像大自然这幅画里最和谐的一抹颜色,不多不少,不浓不淡。
他只是不知道怎么和人这种生命打交道罢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我快步走过去,生怕慢一点他就会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气不接下气。”

也许因为梵高心里这样的“火”,让春天在他笔下也变得热烈浓郁
















这,就是梵高的春天。
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跟着梵高去踏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