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对抗人生的荒谬的
查看话题 >你总要明白,人生这条路上,无法找到真正的同行者。
01//
前几日收到旧友的信息,他说,你总要明白,自己才是人生这条路上唯一的同行者,别人帮不了你的。
我回复他,万一自己也不想与自己同行怎么办呢?总是会有这样那样一段不舒适的时间,不想做任何事,不愿见任何人。想把自己沉到海底去。
旧友回了电话给我。他在电话里讲,你要知道,任何选择都是你自己做的。我们只是你的参考线,只是把我们的一些经历经验告诉你,最终做选择的还是你。
挂了电话,我决定把自己藏起来。不见客,不出门。只是沉沉地睡一觉。这一觉有多长,那时的我,也不十分明确。可能是三个小时,也有可能是三天,一个月。不定。
对于写作者而言,因为多了一份常人无法有的细腻的心思和观察力,所以他们注定会多遭受一些心力上的烦恼。
关于这种烦恼,昨日和一位老师聊天时也讲到这个问题。他说最近总是觉得懒惰,不想做任何事。他问我是否有办法解决,或者是否能找到根源。
我拿自己补充睡眠的方法回答他:好吃好喝好睡,别想太多。
人总有疲乏时,不仅仅是写作者,但凡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者们,都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加之最近杭州的天气总是阴雨绵绵,多了几分阴郁感,更是懒惰了起来。
总要面对的事。不要选择逃避。如果喜欢阳光,就打开淋浴间的太阳能,感受那种被热量焦灼的感觉。如果喜欢音乐,就戴上耳机,尽情地感受音符充斥耳朵的瞬间。
你总要明白的。这是你自己必须要做出的应对。别人始终没办法帮助你。
02//
夜里晚归时,忘记给自己留一盏灯。漆黑的走廊里,已经发散出邻居们沉睡的气息。摸索着从包里掏出钥匙,打开家门,一片更加漆黑的夜袭来。那一刻,我承认,感觉到孤独。但仅仅是一瞬间。
打开书房暖黄色的灯之后,又慢慢被这种独立空间的温暖包裹着。从皮肤到血液,一层一层递进,直到全身都暖和起来。原本计划十一点要睡觉的人,这一夜竟然因为晚归,而没了困意。从卧室踱步到书房,慢慢走,慢慢思考。
这是3月的第一天。尽管白日已经喝了几场茶,此刻,竟然特别想被这种温润的液体浸透。于是开始烧水。
煮茶,烫杯,泡茶。一个人慢悠悠地喝着,慢悠悠地思考着。自打30岁之后,一直没有认认真真静下心来思考未来的路。一直在被各种事情推着往前走。不管是生意上的合作,还是独立写作,似乎缺少了一点点烟火气和思考力。
说来惭愧,感觉这几日写的文字,渐渐失去了「我的」灵魂。静下来思考过后,这一个短暂的夜晚,却已是过去了一大半。
想到年少时,也是有过这样一段乏力的阶段。读书读得乏力,全然不知自己要什么。什么书都读。名著,感言,传记,也读一些青春文学小说。就是不爱读课本。看到物理量子力学就困,看到化学方程式就开始眼花。
成绩直线下降是必定的。直到请了家长。那是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请家长。我的父亲下了班之后来到离家13公里外的高中。他骑着一辆老式摩托车,身上全是车床的机油味儿。他弓着腰,去了班主任的小办公室。
班主任是一个年轻谢顶的优秀教师。他教了我三年物理,从被夸奖的小天才到岌岌可危的成绩,只花了短短一年时间。班主任不愿看我堕落下去,不得已请了家长。
那十几分钟时间,父亲和班主任在办公室聊了什么,我全然不知。直到今日,我都不知道他们聊了什么。或许,这是两个父亲的对话。和他们的女儿无关。
出来后,父亲对我简单叮嘱了几句,只是叫我尽力即可,读书这件事,兴趣第一。
我的父亲没有读过多少书,初中只念了半年就辍学了。十五六岁的年纪,拜了手艺师傅,自己开始闯荡江湖。他拼了命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读书,不仅仅是因为读书才有出路,还因为,那是他可望不可及的梦。
后来。讲到父亲离开学校的那个夜自修。班主任叫了我去办公室。问了我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读书。目标是什么,要怎么实现?另一个还是关于读书。尽管理科生是大趋势,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尊重我自己的选择。
那阵子我读小说读得厉害。桌肚里几乎都是小说。省下吃饭的钱去租小说。甚至还在自习课写小说。回过头来想想,那段时间,我自己倒是觉得仅仅是犯懒不想读书而已,没什么大碍。但作为班主任,他早已开始担忧。
想起那位班主任说过的最经典的一句话:你们出去别说是我的学生,不管成才还是成材,都是你们自己走的路,和我无关。
当然最后在高中的一年半时间里,还是很用功地读书。参加竞赛,获得奖项,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举着优秀成绩单进入高中的优等生的状态。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期间的变化不仅仅是读书那么简单。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渐渐开始成熟,开始思考未来,开始规划读书这件事。
03//
前些日子又有老友聊到出书的事。
他们期待已久。我却迟迟未动。却也是一直找不到结果。总觉得差点火候。不管是读书还是写作,总觉得自己还不够份儿。
想来,也是写了许多年,却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一直在徘徊。却不知道这根线在哪里。或者,原本能力上还有所欠缺,不适合这条路吧。又或者,当我想明白这件事为何而做的时候,会有所行动吧。
夜间的思考时间总是短暂的。天边渐渐发白,做了深层次的清扫,整理,洗漱,然后躺在柔软的毛毯上,轻入睡眠。没有梦境,无关思考的结果,也没有对即将到来的白昼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态。
一切如同最舒坦的那段时光。我只是做回了我自己。至少这一夜是的。
早上依旧沉睡不住,习惯了早起,短暂的三个多小时的睡眠,竟然也不觉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依旧选择坐在了临窗的书桌前。
前一夜在好友那剪来的绿箩,此刻已经安排在窗台上的水培花瓶里。一抹绿意,夹杂着杭州近日来难得的一点微弱的阳光,一切疲乏全部被扫除。那种劲劲儿的感觉,又回来了。
一直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也是最长久的加油站。别人无法替你做到。即便是再具备说服力和演讲力的教授,他也只能通过表层的激励,告诉你,应该怎样怎样,而非深度激发你的惰性,改善你的疲乏,然后重新跑上跑道,或者是这条人生的公路。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