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网红“重出江湖”,还干老本行吗?
当地时间1月19日,有美国网民发现“天生异象”: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附近空域,一架隶属于美国空军的KC-135R加油机带着两架外形独特的作战飞机大摇大摆地从众人头顶晃过。这个网民其实是美联社的新闻摄影记者马特·哈特曼,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两架拥有独一无二楔形外观的老飞机是什么。

是的就是我,傻了吧,我还在飞!
F-117A“夜鹰”隐形攻击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化的电磁波隐身作战飞机,首飞于1981年。从测试到退役,该机身上的神秘色彩一直萦绕不去,保密措施至今仍然极度严格。1979年,美国空军专门成立了4450战术大队,专门负责F-117装备前的测试工作,该单位一直装备乃至实际运用F-117A直到1992年转为训练单位为止。作为美军冷战末期手中高度机密的杀手锏装备,里根政府对其运用一直有些束手束脚,原因是不希望苏联和其他对手早日获悉隐形飞机的特点和秘密。为此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和1986年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F-117都没能上场。在日常训练中,F-117A完全不在白天出动,只在夜间进行飞行,这也是其“夜鹰”官方代号的由来。但是这种行为也带来了大麻烦:1986年7月11日,F-117A在加利福尼亚第二次坠毁(第一次是1982年,这次事故当时未被公开),飞行员身亡。无孔不入的媒体迅速闻到了味儿,并且开始大肆渲染隐形飞机的事情。次年10月14日,又一架F-117A在训练中坠毁,国防部终于意识到过分的保密措施和没有必要的纯夜间训练只能折损飞机和飞行员,于是扭扭捏捏的在1988年11月10日发布了F-117A的装备情况。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情况的公开甚至比B-2幽灵战略轰炸机还要晚,因为五角大楼担心隐身技术水平较低的F-117A过早公开会让苏联人学到东西。

首架原型机还披挂着三色迷彩,这个造型被90年代的很多玩具引用
一直到1989年12月19日,F-117A才获得了出场机会。在入侵巴拿马的行动“正义事业”行动中,以F-1117A牛刀杀鸡的态势投下了两枚GBU-27激光制导炸弹——但是目标是巴拿马军队军营附近的一片白地,这样做据说是为了吓唬军心不稳的巴拿马军队,让他们老实投降。当然,欺负连正经雷达和空军都没有的巴拿马军队是在说明不了什么,F-117A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大放异彩。在整个战争期间,F-117A以2%的出动架次数,完成了40%战略目标的打击任务,尤其是在进攻巴格达市区的任务中,有95%的目标是由F-117A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摧毁的,其中包括了伊军的防空指挥中心。由于雷达系统偏老旧,伊拉克军队完全失去了对这种进攻的反制能力,最终只能依靠人力操控的高射炮象征性干扰一下联军空中力量的行动。F-117A在这场革命性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战绩向世人揭示了雷达隐身技术的价值,俄罗斯和中国在接下来的30年内艰难跟进并各有所成,当然这是后话了。

全盛时期的F-117A机群,摄于海湾战争期间。

1998年继续空袭伊拉克禁飞区目标的“沙漠之狐”行动后,美军将一架F-117A拖到1991年海湾战争时科威特境内被摧毁的加固机堡前留念。位于科威特艾哈迈德·加贝尔空军基地的这座机堡当时被伊拉克军队占据并使用。
1999年空袭南联盟期间,F-117A遭到了唯一一次战斗损失:南联盟防空部队用预警雷达的米波波段对F-117A实施概略跟踪,摸清了其行动规律,采取了设伏措施,并且抓住其打开弹仓的瞬间用老旧的S-125M伯朝拉防空导弹系统(北约代号SA-3“果阿”)击落了一架F-117A。这次唯一的隐身战机战斗损失还引申出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地下室藏有残骸”等都市传奇。尽管传闻是荒诞不经的,但是美国军方仍然认为,先天气动布局不佳的F-117A已经过时,要为即将装备的F-22和F-35让路,于是于2006年将现存的52架F-117A全部退役。这些划时代的隐形战机退役后迅速被封存,但是仍然有一小批在担负各种机密测试任务。

被击落的F-117A的座舱盖。
随着中俄在隐身战机技术上的突破,雷达隐身技术已经不是美国一家能够垄断的“尚方宝剑”了。解放军歼-20的批量入役和俄国人满世界兜售苏-57的姿态也让美国人开始有危机感:万一哪天敌人的隐形飞机如法炮制,美地面部队相对薄弱的防空体系恐怕难以抵挡。当然,隐身战机毕竟还是国之重器,动辄近亿美元的单价连地区性大国也难以负担,但是高隐身性能的巡航导弹、无人机入门门槛低,扩散愈演愈烈,而且在近期一系列冲突之中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战绩。为了应对此类现实威胁,美国军队重启部分F-117A担当空军和防空部队的陪练也是情理之中。除了当高价“靶机”,美军手中完善的使用经验也让F-117A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性能,比起占用还有不少不成熟之处的F-35系列,F-117A在测试新设备、新战术并协助制定反隐身平台策略方面有独到优势。

封存中的F-117A,机翼已经拆下另存。

运气不好的就……“我在伊拉克立过功!我在南联盟流过血!你们不能这样!我要见总座!我要见总座!”
由于已经停产近30年,F-117A担当这类角色的最大障碍是零备件获取困难。因此不少封存的F-117A会成为“器官提供者”,为机况较好的同型机提供零备件。等到F-35完全形成战斗力并且进入假想敌部队服役,F-117A才能安心在飞机坟场和博物馆“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