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中的人生道理
查看话题 >《阿甘正传》:低头走路,才是最实用的成功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于美国而言是充满叛逆的年代。在这个战后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国土上的年轻人,开始停下来思索父辈即将传袭给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是否依然有其价值。在思索中,年轻人们逐渐剥离出一套极具变革意识的精神文化,在婚姻、教育、权利乃至性等方面都试图颠覆传统思想,并由此涌现出了大量经典的自由、大胆、反传统的音乐、文学作品,“嬉皮士”、“爵士乐”、“摇滚”、“披头士”等一时成为美国街头谈论放纵与自我意识觉醒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在变革路上过度燃烧的渴望让变革本身逐步趋向极端。人们狂热地站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立面,蔑视一切道德,摒弃一切传统,彻底且不假思索甚至失去了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无论是美国政府或是当代的年轻人们,都太需要一根准绳来维持传统与变革之间的平衡,太需要一声“当头棒喝”以求重回理性与客观。在追求进步的同时,呼唤朴实、善良、勇敢、守诺这过去被奉为圭皋而今却逐渐蒙尘的传统道德与品格的回归。
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电影《阿甘正传》可以说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踩着人们对旧道德怀念的肩膀登上舞台。
患有先天智障的男孩阿甘在成长路上自强不息,“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的眷顾,不断创造奇迹,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阿甘正传》所讲述的这样一个简单励志的故事,不仅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创造了惊人的票房奇迹,更奠定了泽米吉斯在美国导演界的至尊地位,并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阿甘热”。
影片以阿甘为主线,串联起了越南战争、水门事件、总统被刺、乒乓外交、禁止黑人入学等事件,几乎涵盖了美国战后几十年的历史,既为影片积蓄了时代厚度,也衬托出在混乱动荡的年代,乐观专注、勇敢坚强、仗义守信这些传统美德是如此珍贵。正是这些美好的道德品质,支撑起阿甘在混杂的社会环境里,不断走向成功。
当然,《阿甘正传》在现当代依然有其独特的意义。在我们每天面对焦虑,摸寻五花八门的成功学方法论的今天,阿甘无疑用他的专注传递了一个最实用的成功学法门,那就是低头走路,保持专注。
在阿甘的童年,他专注于“跑”,被破格录取进大学,成为橄榄球巨星。大学毕业后,他又入伍专注于打乒乓球,成为中美“乒乓外交”的助力。为了实现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的愿望,阿甘又用积蓄买了船开始了捕虾生涯,并成立了辉煌的海捕公司……
在阿甘的成长路上,上帝给他的选项并不多,但他只是认真专注地握紧手中仅有的,没有太多复杂的思考,也没有太多犹豫,更没有太多对未来的焦虑,他唯一做的只是认真走好眼下的路,一切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