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赛钦:烈士用生命守卫的命脉之地
前段时间,四名戍边烈士用生命保卫祖国河山的事迹,令国人无比振奋。中印边境冲突,也使得原本处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加勒万河谷、阿克赛钦地区,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我们在纪念四名殉国的烈士时,一定要明白,烈士用生命守护的祖国领土在哪里,有什么样的历史,有什么样的价值。实话说,在这次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前,笔者对阿克赛钦这一块土地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喜马拉雅山上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沈志华教授某次讲座说的,令人印象深刻)。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捍卫阿克赛钦?最近这段时间,笔者查了一些资料,对这一问题有了一点了解,就想写一点文字,也算是祭奠英烈在天之灵吧。陈寅恪先生在《金明馆丛稿二编》曾说,我们对于某事某物,要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只有深切地了解,才能从内心认同并捍卫它。
“中国的白石滩”
“阿克赛钦”,古突厥语Aksai Chin, aksai指“白石滩”,突厥语称中国为秦Chin,也就是“中国的白石滩”。
从这一古老的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及至近代,由于英国的步步蚕食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边疆领土频遭掠夺。1846年英国在吞并查谟——克什米尔后,声称拉达克是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应该归英国印度政府统治。在未等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便悄悄占领了拉达克地区。后来,英国为了寻找一条从拉达克地区侵略新疆腹地的捷径,于1865年派遣测量局官员约翰逊,潜入新疆南疆地区,通过“勘察”,绘制地图,把阿克赛钦及喀喇昆仑山以北广大地区划入英国克什米尔版图,即所谓的“约翰逊线”。阿克赛钦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该线,而英国政府势力也从未进入过阿克赛钦地区。
印度独立后,野心膨胀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不仅要新中国政府承认连旧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的条款,而且还要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1959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趁着我军平定西藏叛乱之际,硬说阿克赛钦地区属于印度,要求中国“归还”领土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而且,尼赫鲁奉行“前进政策”,使用武力片面改变边界状况。到1962年,尼赫鲁在新德里宣称:印度政府要“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在东段已将中国军队“赶回两英里”,在西段全线推进,印度人欢呼并祝贺尼赫鲁取得“拿破仑式的大胆地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此时的尼赫鲁,野心极度膨胀,他已经被做南亚霸主乃至亚洲霸主的美梦冲昏了头脑。
但尼赫鲁错误估计了形势,他以为充当反华急先锋会得到美国和苏联的赏识,以为当时中国经历经济困难已经严重到不能克服的程度,以为美国支持的台湾蒋介石政权会趁机窜返大陆,以为中苏分裂会使中国“孤立无援”。所以,尼赫鲁的美梦越做越大,他认定此时是中印边界全线进攻的最佳时机,不管印度怎样进攻,中国都是不敢还手的。
毛主席指示:对印度的入侵,绝不退让
面对印度的步步入侵,我国政府坚持和平解决的原则,周恩来总理多次与尼赫鲁会谈,希望尼赫鲁能悬崖勒马,但此时的尼赫鲁已经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了。1962年10月,毛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会议,准备对印度的入侵发动一场自卫反击战。毛主席指示:力争避免流血冲突,但为了保卫边疆安全,必须进行武力反击。
遵照中央的决定,中国西藏和新疆边防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出任西藏军区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新疆边防部队组成“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何家产负责指挥。从1962年10月20至11月21日,对印度入侵部队发动自卫反击战。
这场爆发在世界屋脊——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的战争,解放军占据要地,发动克节朗地区反击作战、昌都、林芝、山南反击作战、加勒万河谷、红山头、班公湖地区反击作战,不仅挫败了印度入侵,还完成了转守为攻、直捣黄龙的壮举。
在这场中印边境反击战中,中国出动4万解放军完胜30万印军,印度号称打遍“欧亚的第一旅”的第七旅被全歼,器械、辎重被解放军收缴。
在战损方面,我军以阵亡722人的代价,歼灭4383人。根据后来两国达成的协议,我国撤出了一定地区,但阿克赛钦牢牢地锁在了中国的版图上。此后的几十年里,印度甚至不敢和中国在国际上叫嚣。
毛主席说:这一仗打出了三十年的和平。但即便如此,印度夺我阿克赛钦的野心依旧尚存,必欲占之而后快。
阿克赛钦:咽喉要塞和封喉利剑
为什么我们要付出巨大代价死守阿克赛钦,这就要说一下阿克赛钦所具有的独特战略价值。
首先,阿克赛钦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唯一通道,这里有唯一的公路交通线“新藏线”。如果这一地区被印度占据,那直接插断了新疆和西藏的联系,因为东边就是巍峨的昆仑山,要想在昆仑山上修公路,比登天还难。
其次,阿克塞钦居于中亚的制高点,只要我们占据阿克赛钦,无论是侦察还是布防,占据制高点那就是胜利了一半。占据制高点的阿克赛钦就好比一把利刃,直抵着印度的首都及其咽喉城市。一旦中印发生战争,中国的陆军部队无论是在阿克塞钦搭建炮台,还是直冲下来,都可以轻易而举地攻破印度首都新德里,再势如破竹南下横扫孟买等印度经济中心地区,占领整个印度也绝非难事。
第三,阿克赛钦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不足500公里,且阿克塞钦位置恰好在巴基斯坦的南面和印度的北边。这就相当于战国时期上党郡对秦赵韩三国的重要性。中国有阿克赛钦就好比赵国有了上党,进可以合纵攻秦立于不败之地,退可以据险死守,将秦牢牢堵在函谷关内。并且,在印巴战争爆发时,中国可以直接从阿克赛钦出军援助巴基斯坦,让印度陷入腹背受敌、方寸大乱的被动境地。
因此,考虑到阿克赛钦对于我国新疆和西藏的意义,属于我国的重大战略,一旦失去阿克赛钦,我国新疆和西藏的联系就中断了,所以无论如何、付出任何代价我国都不会放弃阿克赛钦。
如果说克什米尔是印度头顶的一顶帽子,阿克赛钦就是高悬在印度头上的一把利剑,中国握着这把利剑就能够轻易的把住印度的命门,使印度长期处于被动防守状态,所以它多次要求中国把阿克赛钦给它,就是想避免被这剑刺中心脏。
阿克赛钦只要掌握在我们手里,就会牢牢控制着印度,同时牵制了印度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大大延缓了印度的发展。如果阿克赛钦一旦掌握在印度手中,不仅仅威胁到我国的西藏和新疆,而且将彻底隔绝我国和巴基斯坦的联系,使巴基斯坦孤立无援,因此,阿克赛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的战略要地。
富饶的边境之地
阿克赛钦,远不是“喜马拉雅山上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相反,这里是祖国非常值钱的地方,可谓到处都是宝藏。阿克塞钦发现了中国规模庞大的铅锌矿地址带,在火烧云地区内更是富集。对比印度来看,该国铅锌矿的品位为铅1.8%,锌14%。而我国的阿克赛钦地区铅锌矿的品位竟为4.58%,锌23.92%,这意味着这里的铅锌矿更易开采。鉴于铅锌矿的单价非常高,所以对GDP的拉动作用会显得极为明显。因此有人指出,在阿克赛钦的地界上,人口数量不超过十万人,如此看来未来阿克赛钦必将成为第一个超越鄂尔多斯的城市。
阿克赛钦,一块咽喉要地、一块风水宝地、一块战略高地,因此,中华儿女,必将捍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