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续集
说明及前情提要:我仿写了友邻的一篇恋爱日记,但由于我不好意思写太长的东西给别人看,就只写后半篇,很费力删到两千字以内。前半部分的情节是他放学在网吧请我喝玻璃瓶装汽水,后来在火车上行窃时与我偶遇,带我去秦皇岛打了一天零工,打包兰州牛肉拉面去公园草地上吃,还去圣母玛利亚像前坐了会儿,分别后失去联系。我读了大学。
和他无关的时间都过得行云流水。拍毕业照那天我坐在宿舍床上想这四年发生了什么,倒也并非一事无成,只是每件事都规规矩矩地符合每条章程,没有留下任何私人的痕迹,答题纸第一页的注意事项、垃圾桶旁边的标语、就业手册上的流程,就可以完美描述我的一切了。
我走到公司门口的时候,他刚好在保安室里午睡醒来,翘在桌子上的脚还没放下。他看见我就说:“小林,帮我把电风扇调低一档。”
那一刻我有点恍惚,怎么会四年未见,他讲起话来却像我一直在他身边?我甚至不知道是他说梦话,还是我在做梦,或者我们终于从没有彼此的时间里醒来了。
我说我是会计,今天入职。他说不错。我说走吧不入职了先请你吃饭。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盒小饼干说还是我请吧。
我吃了两块。他说你大概每天要来我这儿登记出入了。我说好啊。他说这里治安太好了,从来没有人拒绝过我的登记要求,其实我很无聊,想跟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我说无聊也不聊了,上班下线,886。
五、
十分钟后我就从办公室出来了。因为我搞错日期了,应该明天入职。但我没有离开办公楼,在楼里逛了一下午。我发现了通往天台的门,经过电梯顶机房和太阳能板之后有一架梯子,可以顺着爬到邻座办公楼的天台:这两座楼在内部是没有打通的。很难揣测建筑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后来我和他每周一傍晚都会去两栋楼中间的梯子上接吻,我们称其为星期一俱乐部。
等到太阳落山我才出来。他见我出来,很自然地跟着我走到公车站,像提前约好过一样。我问他你下班了吗。他说算是吧。等车的时候我把四年前在公园草地上捡的叶梗给他。他立刻拿出钥匙串,上面挂着一个可以打开的吊坠,他把叶梗放了进去。他给我一把一把展示钥匙。最后一把钥匙,他说是我家的,你想试试吗?
我说上善若水。
他说什么意思?我说你读过原文就会懂。他说其实你现在随便发出任何声音我都会懂。
爬楼梯上楼。他拿出录音机,是初中早读做英语听力会用的那种CD卡带一体机。他放了一张琼尼米契尔,问我要不要看看他的相册。我说不用了吧。他说你想看我也没有。
我说你想看我。他就像任何一个小说男主角会做的那样吻我。
其实我没有,他也没有。我们聊了一下各自住的出租屋的情况,觉得我的住宿条件好一点,所以就开始收拾他的房间,打包他少得可怜的日用品,坐着夜班公车去了我家。他先下了车,接过我的手,说,新年快乐。如果读过前半篇你会知道这是午夜秦皇岛的情景复现,那天我们在麦当劳待到清晨。
六、
我们就住在一起了。
我没有什么朋友,所以没人来问我跟他什么关系。如果有人来问我,我想过,我也还会说是中学隔壁班同学。因为这是所有可能人际关系里我最欣赏的一种。
他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喝起酒来会调侃我们的关系,列举很多词汇让我们选择最贴切的一个:朋友、炮友、牌友、nsa、fwb、ons。我有时候也趁着气氛推推他,问我们算什么啊?
他说算啊这还用问吗。
嗯,我们算了。
说起来,这和我经历的任何感情都不一样。
没有任何怀疑,也没有任何确认,像发生在小说里那样充满巧合,但又除此之外别无可能,因为毕竟已经白纸黑字写成了小说,没的涂改。对方缺席的时间就像章节切换,翻过一张白纸,写上“四年后”,再翻过一张白纸,我们又在唯一的书页上相遇。
而小说恋爱甚至比现实恋爱还要好——有时候我凝视着他的脸会突然觉得他看起来很陌生,就像盯着一个字看久了就不认识,这时候我可以把书翻回到初遇那天,重读一遍,再抬起头看他,就会发现原来什么都没有什么改变。在现实里,人就是会变,而且变了就是变了
这样的感情,与网恋,同样是虚拟恋爱,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网恋,两个人在发光屏幕背后的生活各自真实,相互排斥,自为存在,不向尚未开始的共同生活保留解读空间;但提供解读恰恰是小说隐去部分的所有目的,那些他孤独地偷窃的日子,最终都降落到开往秦皇岛的火车上,看似珠粒散落,实则暗线穿梭,早已定好方向。
和他谈恋爱以后,我不再和网友聊peer pressure。
在书影音网站写恋爱经历,会让人觉得你是不是既没有文化熏陶还硬要上网扮演豆瓣人。但这只是半个故事。也许在前半部分我引用了昆德拉马尔克斯侯麦戈达尔黄伟文五月天。会有杠精说,你有本事现场引一段啊?
其实也难不倒我:
你说人生如梦我说人生如秀那有什么不同不都一样朦胧
朦胧中有你有你跟我就已经足够你就在我的世界升起了彩虹
简单爱你心所爱世界也变得大了起来所有花都为你开所有景物也为了你安排
我们是如此的不同肯定前世就已经深爱过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