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美味
现在饹络面虽然满大街都是,但却找不到我想吃的红薯饹络。
在小时侯,还在大集体时代,每年村子里要种好多红薯,产量也很高。每年深秋,收获季节,各家各户都能分到很多很多,家家户户的红薯窖中都堆积如山。村民们就把挖伤的和装不下的切成薯片里晾晒成薯干。由于要晒的薯片太多,没有场地,而小麦苗刚好盖满地,象在地上铺了张绿席,把薯片架起来,通风又干净。要是不下雨,几天就能晒干。干透的薯片,洁白的云朵堆满了几大囤子。
那时,红薯是主粮,要把薯片加工成面粉,需要先粉碎成颗粒状,再磨成面粉。小时候没有粉碎机,就用石磙压碎,磙子要用人推或牲口拉,才能把薯片压碎,那都是力气活。再用水磨磨成面粉,红薯面粉做好了。
那时粮食紧张,红薯面粉也是主粮之一。每次蒸馒头,母亲总要把红薯面粉团成窝头,蒸上几篦子窝头,等馒头出锅,父亲便抬出活络机子。(把一节粗木桩,中间掏个洞,用一张打满孔的铁皮,把洞的一也钉实在。再把一个和洞大小相同的木块钉在,一根长木杆上,利用杠杆原理,把窝头放进洞里,用木块把窝头压成活络面的土制活络面机。)把窝头压成活络面,这是真正正宗的活络面。刚压出来,冒着热气,灰黑透亮,香甜粘糯,再放上佐料,点上香油,撒上香菜,真是美味佳肴。
多年过去了,如今厂再也吃不到这样的饸络面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样的美味小吃也停留在了历史里,如今的人,再也不会把很贵的红薯加工成,廉价的面粉,再做成普通的面条。
失去的,将永远留在梦里故乡。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