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烟火气——舍目斯《情人》
前段时间逛了逛豆瓣阅读,刷到了这本《情人》。原本想在情人节发书评的,但是已经单身了二十年且感情生涯一片空白的我完全没有记住情人节是哪一天的必要,所以,错过了。那天我还没有把书看完。 仪式感很强的我,决定在正月十五发书评,希望书中的人物团圆美满。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脑海中滚动的词汇是“唯美、浪漫、颓靡、遗憾”,对,就像梁家辉的电影《情人》那样。看了两章以后发现没那个调调,语言直白,故事顺畅,画面接地气儿,还看到了不少我家那边的方言,蛮亲切的。我只看了一遍,大概讲述的就是一对小镇青年的爱情故事,失了一条腿但乐观向上,永远自信放光芒的半话痨女主庄洁,在从上海回家的车上偶遇了小学同学陈麦冬,打了半天招呼被人家冷冷怼回去,后来在镇上碰了几次面,在庄洁的“厚脸皮”、陈奶奶的助攻下,两个人从接近到互相接受,从“情人”变成爱人。中间没有狗血桥段,所有波折几乎都是靠男女主的性格推动的。 先说陈麦冬,一位遗体整容师,出场画面是这样的:西装革履,双腿随意地交叉,双手放在膝盖上闭目养神。所以他留给我的初印象是四十左右的男人。后面庄洁细看他:唇薄,鼻梁高,眉稍处有一道小疤。青春气息一下子就出来了。纵观全书,陈麦冬也是这般拥有矛盾气质的人,前面还冷冰冰“我对你不感兴趣”,面对庄洁的热情,一个劲泼冷水,还来了句“轻浮”,后面就“我心甘情愿,自甘堕落地给你当情人”。开场西装革履,到后面买各种花里胡哨的衣服穿。时而闷,时而浪,偶尔还有俏皮的一面,比如“唇膏”梗。像个没长大的奶豹,以为是个硬气的,一生气搞拉黑删除不理人,其实刚不起来,庄洁捏两下就重新开花了。结合他的童年经历,我很能理解他这样的性格。父母在他幼年时离异,因为听谁说了句跟妈妈怕妈妈以后不好再嫁,就毅然决然选择跟奶奶生活,从这里能看出来他自幼就是个敏感又懂事的人,这也许是他成熟气质的来源,但同时,一个对他人有爱的人,往往也很渴望被他人所爱。所以,他有防备,但很容易被攻破。他的沉闷与欢脱,冷漠与深情转换得并不突兀,真实且有趣,独具魅力。 再来说女主庄洁,如果说陈麦冬是一片池塘,偶然泛点波纹,那庄洁就是闲着没事就拍拍礁石的浪花。虽然失了一条腿,但从来不是坐着轮椅,披条毯子,在痛苦的回忆中怨天尤人,越发暴躁,成天拍着残肢哭天抢地的苦情形象。她热情洋溢,但并不完全奔放,很大众的性格,跟闺蜜聊天各种脏话土话,东八卦西八卦,插科打诨,毫无包袱,仿佛很不正经,结果被闺蜜拎到某会所秒㞞。之所以说她不完全奔放,是因为她在陈麦冬面前,属于压倒式的奔放,陈麦冬要是干柴,她就是烈火。这是庄洁私下里的个性,在她众所周知的个性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她的乐观、独立与自信。先前提到过,庄洁是个残疾人,但是整本书读下来,完全没有觉得她是残疾人,虽然文中经常出现脱假肢戴假肢情节,但总感觉像脱衣服穿衣服一样正常,这一点作者处理得很好,没有刻意的渲染和煽情,反倒刻画出了庄洁的坚强。关于独立与自信,庄洁一个人在上海打拼,不卑不亢,和各种不同的圈子打交道,给自己买最好的假肢,从来没有因为残疾人的身份自怨自艾过。她头脑灵活,有自己的想法,能够敏锐嗅到自家烧鸡有网销的商机;在一群人不在意疫情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判断买口罩戴口罩;还有不受外界干扰必须去一趟上海只能自己死心才回家……像一树繁花,坚毅韧性的枝干,向外舒展着烂漫洒脱的花朵。 两个人顶着“情人”的名头(说实话我年轻时候一直以为情人就是爱人),谈着迅速成熟的恋爱。我虽然没谈过,但是我身边的情侣一般都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相遇、单向或双向的好感、加v、聊天、试探、告白、脸红又幼稚的暧昧期、打情骂俏。这两个人好像没怎么黏腻过,一路小火花,今天他嘴两句,明天她嘴两句,直接跳到最后一个阶段,不过不管闹什么矛盾,冷两天就过去了,很可爱。 对于这两个人的感情,我只说到这,很俏皮的美好。整本书除了爱情,亲情与友情也着墨不少,尤其是亲情。 关于亲情,差不多只涉及到两个家庭,男主家和女主家,我先说男主家,因为人少,基本就一个陈奶奶——本书搞笑担当,助攻学一级学者。陈奶奶是个明事理,大气又心细的人,为孙子娶媳妇的事操碎了心,喜欢庄洁,但不关注人家的腿,只考虑陈麦冬是否喜欢,不挑姑娘的刺,只看人家闪光点。庄洁跟陈麦冬恋爱后,一直怕陈麦冬做错事惹到她,害怕庄洁去上海踢了陈麦冬,跑去赌气说陈麦冬生是她的人死是她的鬼……自始至终,没有打压、贬低过女方,在外维护庄洁,四处炫耀庄洁给她买的东西,从来没有把庄洁当过外人。我想庄洁后来之所以义无反顾地放弃在上海扎根发芽的梦想,除了爱陈麦冬,也有陈家人以诚待她的缘故吧。除此之外,陈奶奶自身性格也相当喜感,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段是她去追庄洁家的宠物鹅,一边追一边喊:“我不宰你,我不宰你,我就称称你几斤。”,追到以后,“一称,二十二斤,陈奶奶直摇头,说长过头了,肉质老,不好吃。”,还有夹在两个不敢在长辈面前谈情说爱的小情侣中间,一副不稀罕的语气“有啥啊,几十几的人了,还装什么纯情小白兔”。陈奶奶为人有趣,不古板不守旧,真的非常可爱。 女主的家庭比较复杂,重组家庭。但也没那么复杂,三个孩子,同一个母亲,一个屋檐下,从未说过两家话,庄洁继父在时也是如此。现如今网上对于“原生家庭”的讨论很是火热,我觉得庄洁这一家子,放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非常让人羡慕的温馨家庭了。庄洁的继父好像就出场过一次,没几章就去世了,记忆里是个实诚的人。继父走后,整个家里还有四个成员:庄洁母亲寥涛、弟弟庄研、小妹何袅袅。前面说过庄洁是个独立自强的女人,我觉得应该是遗传自母亲,寥涛两任丈夫去世,没有哭哭啼啼,也没有各种哀怨,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开店铺挣钱。与一些父母自恃长辈不肯踏出自己的领地相比,寥涛有一点难能可贵——她愿意接近孩子的世界,肯学习新的东西,而不是霸道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规矩活着。对自己儿子庄研疑似同性恋的事,她说:“异性也好,同性也罢,只要不做恶,没伤害人,都是堂堂正正的人。”关于庄研同性恋这件事,书里只是暗示,这个视角蛮好,家人之间的关心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听过一些抑郁症少男少女自杀后,家里人表示孩子平时很正常。但是在这里,庄洁、寥涛,甚至十岁左右的何袅袅,对庄研的情绪变化体察得十分细致,尽管庄研从小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她们并没有质问过庄研,也没有对这个表示无法接受,而是尊重他,春风化雨般地开导他。当然,书里的温馨是紧扣生活的,一家人的日常更多的是斗嘴打闹,互相吐槽。陈奶奶是书里第一老可爱,何袅袅是书里第一小可爱,小学生,学习差,时不时闯闯祸,引得哥哥姐姐揍她,揍完偏要等妈妈回来再哭。后来才知道只是为了哄家里人高兴,其实小妹写作文挺好的,那个给爸爸的信,写得蛮感人的。 整本书篇幅不长,二三十万字,是我能接受的程度。主要人物就是以上那几个,此外还有庄洁闺蜜王西夏、陈麦冬同事、妇女主任等等小镇人物,其中出镜最多的是王西夏,书里爱情、亲情、友情线都有,王西夏负责的就是友情那条线。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很放松,不必矜持也无需客气,就是很真实的闺蜜日常,小镇里的人情风貌,八卦趣事很多都是通过这俩闺蜜聊天展现出来的,完美又巧妙地把一群人的故事镶嵌进了他们所处的环境里。 《情人》这部作品,语言平实,故事简单,叙事手法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亮点基本集中在一个“情”字上。它不是那种狗血的、感天动地的情,无论哪种情都很平凡,那为何我要说它是理想的,让人向往的情?因为它接地气,能从中找到共鸣,看似触手可及,但是,书中之人无论处在哪种关系中,都有一个很美好的特点——理解他人,这使他们的矛盾可以迅速化解,使他们可以永不乏闷地爱着,打闹永远可以笑着结束,赌气总是能够及时融冰,仿佛所有情都不会离你而去,不会因为各自的私心而崩塌,读起来很治愈,让人对自己平凡岁月中的爱充满期待。 贯穿全书的两人爱情,铺陈在内的家庭日常,以及穿插其间的小镇风貌,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生动形象,喜怒哀乐,阴晴圆缺,贴近现实,很温馨的现实,但并不是虚假的、神化的温馨,而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烟火气儿。值得一读,尤其是在冬天,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