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整年,只有这9部影视让我心有所动
从2018年开始,对过去一年所看过的电影和书籍,我都会做一次年度总结。今年是第四年,照常写两篇文章。这是第一篇——个人年度影视推荐。
去年因为疫情,极少去影院,所以以下片单中,也有几部老电影,年龄虽大,但经久不衰。
09、《第一次的离别》

电影讲的是两个小孩之间的第一次离别。女孩凯丽一家要搬走,要告别男孩艾萨。
即使两人都很舍不得,年幼的TA们也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电影听起来是很简单,但里面所包含的情感,却是丰富多样的。

凯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得已搬家,他们告别了故乡。
男孩艾萨的哥哥第一次出远门,开启了打工生涯,他告别了学校。
艾萨的母亲因病住进了疗养院,从此再难回家,她告别了家庭。
艾萨一边上学,一边帮父亲撑起整个家,他告别了童年。

作为此片的导演兼编剧,王丽娜女士也在借助这部电影,告别了记忆深处的那个童年和故乡。
我没去过新疆,但看完此片,觉得此生怎么也得去一次吧。
08、《隐姓亿万富翁》

这是一部美国真人秀。一位亿万富翁接受了一个大胆的挑战——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隐姓埋名(为了不动用人脉和资源),仅用100美元和90天的时间,打造出一个价值100万美元(约64.6万人民币)的项目。失败的话,就自掏100万。

这个挑战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而且在看的过程中,也确实可以从这位富翁身上,学到很多价值不菲的手段,比如价格谈判、低买高卖、市场调研、组织团队等。
小到富豪靠捡垃圾挖到第一桶金,大到组合团队打造出一家知名的啤酒烧烤店。
对于很多创业者和职场人来说,这部综艺就像是一本商业教科书,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

可能有人会担心节目的真实性,这个我确实无法百分百地保证。
但我可以保证的是,节目中跌宕起伏的创业之旅,绝不会让你索然无味,更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07、《雾山五行》

去年,日本动画《鬼灭之刃》火遍世界,甚至打破了《千与千寻》的本土票房纪录。
但是,去年我们也有一部国产动画,质量丝毫不在前者之下。它就是去年被称为“国漫之光”的《雾山五行》。
这部动画讲的是金木水火土五个家族,为了保护人间太平,一直与妖兽界为敌的故事。

《雾山五行》能够拿下去年国漫评分第一名,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肯定是剧情,始于奇幻,收于人性。 看似是一个神妖大战的奇幻故事,但核心还是聚焦在人性的光明面与黑暗面。
说人话就是,脑洞大,套路深。

第二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片中的打斗汲取了中国武侠元素,设定的奇幻世界也有《山海经》的影子。
还有台词、服装、化妆、道具、布景等,也都充满了中华传统特色,就连几位主角的名字也多是复姓。

如果你去年恰好错过了此片,或者根本没听说过,现在补上,还算是一位乖宝宝。
06、《信条》

就算不是诺兰的真爱粉,仅仅作为一名普通影迷,我还是会双手推荐此片。
《信条》注定是一部要二刷、甚至多刷的电影,因为它不仅呈现了一种全新且极其烧脑的讲述方式,而且做到了真正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倒流。

这在以往的科幻电影里,即使不是绝无仅有的,那也是极为罕见的。
举几个影片涉及到的概念:时间钳形运动、祖父悖论、熵增熵减等。没几个影迷会知道这些知识,这也大大提高了该片的观影门槛。
很多影迷即使带着脑子去看,第一遍过后,仍然会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这也由此引起了不少差评。

但是,对于某些资深影迷来说,只要你能继续二刷,或者看片之前补个课,花点时间了解下上面的几个概念,那么关于影片中的很多疑惑,都会迎刃而解。
我就是在观影前,碰巧看了一本《量子物理史话》,一刷时,至少没有完全懵逼。
而且我也相信,假以时日,此片的豆瓣评分肯定会有所上升。
05、曼走:科比《告别》纪录片

上个月是科比去世一周年。也就在去年此时,我在B站上偶遇了此片,原本只想随便瞅瞅,结果看了前几分钟,就沦陷了。
《曼走》是新浪体育在科比退役时,推出的系列纪录片,总共9集,每集10分钟,正好一部电影的时长。

虽然《曼走》在2016年就开播了,但豆瓣的评价人数至今也就1000多人。
这部纪录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科比的立体一生,例如个人成长、场上对手、常年伤病、家庭与家人,以及与洛杉矶和与中国的关系等。

每一集几乎都刻画了一个不同的科比,全片看完,正好回顾了他在20多年篮球生涯中的风雨历程。
另外,我个人很喜欢这部纪录片的中文译名——《曼走》。慢走,kobe。
04《1917》

这注定是一部要被载入影史的影片,暂不说优秀的剧情,只凭一镜到底的手段便是前无古人。难以想象它在IMAX银幕上播放的视觉效果。
《1917》主要讲述,两位步兵接到命令,要在8小时内赶往前线,传达“立即停止进攻”的指令,而这个指令直接决定了前线1600多名士兵的性命。

可惜,去年我并没有在影院欣赏到这部佳作,但在电脑上观看,它依然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
镜头的切换自如,不同场景的转移和搭建,从白昼到黑夜的光线变化等,种种技术手段,可以说是代表了当今全球影视工业的顶尖水平。

其次是本片所传达的反战理念。所有的战争都是无情的,但每个人对战争的想法却又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可能一生都热爱战争,有的人却因为战争失去了一生的热爱。
03、《南海十三郎》

可以负责任的说,《南海十三郎》是我去年看过的最好华语片。
电影讲的是,曾经名噪一时的粤剧金牌编剧——“南海十三郎”江誉镠(同“流”)的浮沉一生。

从一开始的富家子弟,到最后的糟老头子,十三郎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
该片的编剧杜国威先生,最早是把十三郎的故事改编成了舞台剧,谁知上演后大受欢迎,之后才被改编成这部电影,以及一部同名电视剧。

《南海十三郎》在29年前上映之时,好评如潮。
男主角谢君豪击败了《春光乍泄》里的张国荣,勇夺台湾金马奖影帝。
杜国威先生也拿下了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2项大奖。

看完此片,南海十三郎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以及曹雪芹先生写的那首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02、《寂静人生》

如果说,《南海十三郎》是我去年看过的最好华语片,那《寂静人生》便是我去年看过的最好外语片。
豆瓣评分8.9,好于96%的剧情片,只可惜评价人数不过2万(截止发稿日)。

主人公约翰是个公务员,主要工作是为死去的独居人,寻找还在世的亲人。
几十年如一日,同样独居的约翰从未对工作失去兴趣。
直到有一天,得知自己即将被政府裁员,敬业的他决定在最后的几天里,为最后一位死者找齐所有的亲友······

《寂静人生》有点像,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同样是思考生存和死亡,表明对逝者的态度,以及对当下自我和社会的反省。
但相对而言,《寂静人生》更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冷暖,和个人生活中的五味陈杂。

我印象中最深刻、也最讽刺的是,主人公在活着的时候,独来独往,专为陌生死者寻找亲友。
而当他自己突然死去时,竟没有一个人为他寻找亲人,也没有一位亲友到场。这也是该片深深打动我的地方。
01、《伍连德博士传》

这是一部之前连豆瓣都没登记的冷门纪录片,却碰巧被我给找到了。
起因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位出生在100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家抗击“东北肺鼠疫”的有趣故事。
这位医学家在当时所面对的“东北肺鼠疫”,丝毫不亚于钟南山院士在当今,所面对的非典肺炎和新冠肺炎。

而且前者更是一战成名,名扬四海,在当时所取得的成就,可谓是前无古人,目前也后无来者。就算钟南山院士看到这,也会同意我的看法。
因为那位医学家就是大名鼎鼎的伍连德博士。他是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创始人;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钟南山院士是第二十三次大会会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也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看完文章后,我立马上网搜查关于这位医学家的相关影视。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在优酷上找到了一部关于他的官方纪录片。

也就是这部连海报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弄来的《伍连德博士传》。
说句题外话,这也是我注册豆瓣以来创建的第一个条目。
《伍连德博士传》讲述了海峡华人三杰之一——伍连德博士的传奇一生。

伍连德生于马来西亚槟城,虽出身南洋,却为自己的祖籍国——中国的近现代西医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为医学事业默默奋斗、默默奉献。

《伍连德博士传》总共3集,每集一个主题,时长不到50分钟。第一集讲的是“抗疫泰斗”,第二集是“现代医学与防疫先驱”,第三集是“济世大医”。
看完这部纪录片,你就知道钟南山院士为什么会崇拜伍连德博士了。
以上图片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