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转:

叩问灵魂,抚慰身体——《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 读这本书,是由来已久的愿望。这倒不是因书名的诱惑,而是因此书长期被禁的事实所带来的好奇心使然。 读完本书,掩卷沉思,总想去找找它被禁的原由。因为我决计无法仅仅用“性”的话题,去获得满意的答案。 通观此书,我以为,尽管“性”是作者竭力呈现给读者的一道生命大餐,但人性的独立,尤其是女性的独立与生命的觉醒,却在书中始终充溢着无比浓郁的馨香,以及给人砥砺前行的期望。 “人们有一个疯狂的禁忌,那就是不允许把性看成是自然的生命。他们不这么认为,也不让你这么认为,否则就要杀了你。” 性的话题亘古不衰,就其根由,盖因人性本能的冲动与“道德文化”压迫无休止的角力。尽管道德文化彬彬有礼,道貌岸然,甚或振振有词,但也常常改头换面,朝三暮四;唯有人性的内涵,实实在在,用情专一,以及厚道诚实。 此书的解禁,是对人性的褒扬,以及对虚伪道德的鞭挞;是对人性禁锢的突围和粉碎;更是对人性进一步解放的昭示。 本书围绕女主人公、贵族夫人康妮,与她的仆人、猎场看守人梅勒斯之间,在灵与肉的缠绵和纠葛中,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充满原始生命活力,以及对独立生命意识孜孜以求,不懈抗争的精神画卷。 “他们在远离工业文明的地方体验着自然纯朴的爱情,体验着创造的神奇,双双获得了灵与肉的再生。” 康妮因丈夫下肢瘫痪,失去了对身体愉悦的享受;又因丈夫对名利(“母狗女神”—作者语)的一味追逐,失去了对生活其他面向的丰富体验。 “她朦胧地感到自己快要崩溃了。她朦胧地感到自己与世界失去了联系:与真实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没有了接触。” 康妮的惶恐,不仅仅是无休止的为丈夫的虚荣和虚伪殚精极虑,并让自己的生命活力日渐枯寂;更重要的是,她生命中本该有的丰富和激情,却因这该死的婚姻,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并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了。 即便是精神生活,也本不该是僵死的躯壳,而是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可连接的有机整体。离开了生命所依存的土壤,精神的价值将变得面目全非和一无是处。 我以为,精神的价值诞生于生命的召唤,又为生活平添了智慧和乐趣;它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并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 对生命的压抑,无疑就是对生命的杀戮和毁灭。人生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和顺应。世俗的传统和道德,在人性面前,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和可笑。 无疑,梅勒斯的出现,给了康妮以生命转折的机缘。 梅勒斯是心身健康,清新脱俗的自然之子。他不富有,但身体健康;他地位卑微,但却精神高贵。不错,康妮是怨妇。可这“怨”,却哭诉着她所遭受的屈辱,呼号着一个女人的不甘。 梅与康的相遇,犹如电光石火,雷霆万钧。在大自然的怀抱,沐浴着上帝的光芒,他们找回了人性,并成全了彼此。 对原始生命的渴望,既滋润了康妮久旱的心田;也重新点燃了猎场看守人,那已然熄灭的生命火种。命运就是这样神奇的让两人邂逅,并将两人紧紧的拴在了一起。 坦坦荡荡的性,没有丝毫的羞耻感和猥琐,这本身既是生命内在活力的体现,也是真实生命纯洁和健康的本来面目。对性扭曲、变态的责难和鞭笞,不仅是对人性的反动,更是对其阴暗心理的最好注脚(精神分析学中“反向形成”的理论,对其早已做了精准的剖析)。 康妮性爱的恢复,也就是她新生的开始;生命的活力,由此又勃勃生发出来。 挣脱枷锁后的舒坦和恣意,不仅让康妮有了现实的畅快,也有了对未来人生“重新开始”的憧憬。人都是活在希望中的。生命的活力一旦被唤醒,则生活丰饶和情趣的画卷遂渐次展开。 康妮和猎场看守的邂逅看似天意。尽管两人出生不同,地位悬殊,分属迥异(甚或对立)的阶层,但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的异化的种种丑行,都有着共同的恐惧和厌恶。 生命本该自然和流畅,一如拉格比庄园里的树林花草,循着自然的气息,周而复始的变换着生命的风姿。但由工业革命催生的“母狗女神”,把原初生命的样貌篡改得面目全非,甚而狰狞可怖。 在如此既同仇敌忾,却又惺惺相惜的情感中,他们的相遇复相拥,仿佛冬夜的一炉红火,带给了彼此内心浓浓的暖意和温馨。 康与梅的结缘,注定既是对“现代文明”的抗争,也是对生命原始价值的捍卫和坚守。亘古人性延续的力量,面对工业革命的汹汹大潮,委实显得势单力薄和不堪一击。人们纷纷通过“异化”,改头换面以获取进入未来的通行证。他们心里都清楚:蚍蜉怎堪憾树?“螳螂”岂能挡车?但他们依然矢志不渝,执着前行。 面对金钱的诱惑,康妮大声说出:“靠着钱辉煌绚烂,也必将与钱一同死去。金钱就是死亡!” 我想,康妮厌恶金钱,倒不是排斥金钱的使用价值,而是围绕金钱,在人与人之间上演的尔虞我诈,奢侈堕落的闹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人性古老情怀和生命活力的扼杀。 与世俗的价值观相左,康妮对一个男人价值的判断,重点不在物质财富,不在金钱,而在这个男人的思想情怀与生命活力。 她对梅勒斯说:“你比大多数男人都富有,这你知道的。”换句话说,康妮在梅勒斯身上看到的,是他作为男子汉与生俱来的刚毅、果敢,以及旺盛的生命活力。 生活的价值,就是生动活泼的存在。生活可以安静和平淡,但也有潺潺小溪每时每刻流过;生活甚或可以有伤悲和痛苦,但那是生命声嘶力竭的呼号。生活不能如死一般的沉寂,更不能像行尸走肉般的的苍白枯槁;生活是起伏的山峦,是奔腾的激流,是鸟的争鸣,是花的怒放。 康妮摒弃阶级偏见,冲破重重压力,以无比的坚定和勇气,相拥梅勒斯,去实现他们独立的人格,去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 叩问灵魂,抚慰身体。我想,这就是劳伦斯在书中要告诉我们的生命健康的真谛。 (2018、01、13 老邓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