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丨她一直在等候的,从来不是真的死亡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哪一个瞬间让你想好好治疗抑郁症了?”
有一个回答说:“当我希望有一天,能笑着谈论这些事。”
最糟糕的那段日子,也能成为最珍贵的回忆。
前段时间朋友圈被一个视频刷了屏。
独自在深夜的女子,在黑暗中拿着莹莹发光的手机,面无表情地输入:
“动脉在哪里?具体点。”
凌晨一两点,问题提出似乎石沉大海。
女子掩面而泣,连伤心都没有声响。
当她正打算摁灭手机,却看见一条又一条闪现的消息。
“小可爱,你的动脉被我藏起来了,你笑一下,我就给你看。”
“买瓶脉动倒过来念就是了,傻瓜,比动脉好玩的事多着呢,你是不是不开心了,我煮碗粥给你吃吧,我煮的粥可好吃了”
“这个你不用知道,医生知道就好,我们爱你。”
每一个回复都是最温暖的刀子,让她死气沉沉的心,从感受到细微的痛感开始逐渐鲜活。
一直僵硬的脸庞开始有了表情,僵直的身体也终于放松下来。
原来啊,她一直在等候的,从来都不是真的死亡。
知乎上有一个答友说,想要去自杀的前一夜,梦见了前几天爸爸给她买的新裙子,是她曾经最喜欢的碎花蕾丝样式,冬天来临之前,她一直想着,等瘦下来能穿上那条裙子的时候,一定要去找那个喜欢了很多年的人告白。
可是等她瘦下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冬天了。
裙子已经不适合穿了,她的心里,也已经死气沉沉。
可是就在她决定自杀的前一天晚上,她在梦里看见自己终于穿上了合体的新裙子,画着许久都没有画过的精致妆容,穿着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白色高跟鞋,笑意盈盈地冲着那个喜欢的人告白。
原来啊,不断说服自己已经没有希望的时候,还在心底怀着最细微的期待。
美国研究者对3487名成年人展开调查,发现,有将近10%的人在抑郁症康复之后,过得比没得过抑郁症的人还要幸福。
研究者把这个称为“thriving”,我想把它翻译成“涅槃”。
这小部分的人,在经历了抑郁的折磨之后,奇迹般的复原,甚至获得了比常人更好的生活。
这些曾经到达过最低谷的人,为什么反而能够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①他们接纳了自己的抑郁,把抑郁当做是爱的附属品;
TED有一个演讲,名叫《抑郁,我们各自隐藏的秘密》(Depression, the secret we share)。
演讲者安德鲁·所罗门,他在被抑郁症反复折磨的过程中发现,抑郁本身就是爱的一种证明方式
失去一段爱情之后很快又可以抛下一切重新开始,这不是爱;失去一段爱情之后,为这段失去而感到痛苦,并反复因为相同的情景而感到伤痛,这是爱。
抑郁是伴随爱而生的,如果ta不曾带给你抑郁、痛苦,那ta一定没那么重要。
你此刻体验到的痛苦,一定是源自一件重要的事,一段深刻的关系。
当我们的视线只聚焦在,怎么摆脱这份痛苦,怎么重新产生兴趣,怎么拾回过往的活力,却忽视了抑郁所带给人的不止这些,它还可能会给你更深刻的情感,对爱更敏锐的感知力,对当下更透彻的感知,一份“可贵”的人生体验。
抑郁的复发率很高,抑郁患者在一生中可能会反反复复经历多次。许多抑郁患者,不是从抑郁中康复,而是学会带着抑郁生活。
当他们将抑郁当作是爱的附属品时,抑郁,正在逐渐失去它的破坏力。
②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么糟糕是因为生病了,开心哭了;
网络上有一句让很多抑郁症患者感同身受的话:
“最近确诊抑郁症,确诊的那一刻自己开心哭了。起码我知道我不是矫情,而是我生病了,而且有药可医。”
严重的抑郁患者可能整日整夜不出门,甚至不下床,他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没办法工作,没办法维持仅有的人际关系。他们的大脑处在混沌中,没办法处理当下的状况,甚至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了。
当他们被贴上诊断标签的时候,这一切混乱都有了解释。
“没有人爱我”;
“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世界没有我会更好”;
……
这些无法摆脱的“扭曲认知”原来并不是事实,我只是生病了。
③除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外,选择让自己更舒服的生活方式;
微博上曾经有过很多通过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走出抑郁的故事。
90后母亲毛晚,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患上了产后抑郁,无意中拾起了自己对编织的爱好之后,逐渐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
2009年开始,安荣开始带着自己患上了抑郁症的母亲环游世界。
从东南亚等沿海国家,再到欧洲,6年时间,推坏了5把轮椅。
安荣说,她没有意识到妈妈是在什么时候彻底好的。但是翻照片时能看到妈妈胖了,还满是笑脸。
也有抑郁症患者对于劝慰自己多出门看看,多和人沟通深恶痛绝。
他说:“不去上班,就是觉得在家里会比在外面呆着好一些。”
编织、旅游、安静独处,任何一种能让自己感受更好一些的方式,都是能够治疗个体抑郁的“秘诀”。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热依扎抑郁#的话题吗?
接受了系统治疗和心理疏导的热依扎,在一次采访中说:
“当你意识到你需要靠自己走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在恢复了。”
抑郁症的背后是无法摆脱的自我放弃,当你有了自我拯救的欲望,就是逐渐变好的开始。
日剧《悠长假期》里有一段台词: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是上帝给的长假。
当我们结束假期,开始正常生活,大多会带着从“休憩地”带来的“伴手礼”。
那些从抑郁中康复的人,或许余生依旧要带着抑郁一起生活,或许带着从抑郁中获得的东西生活得更好,也或者,开始尝试用自己康复的经验帮助其他人。
安德鲁从抑郁中恢复之后,发现了“苦痛如何造就我们”的秘密;
90后妈妈毛晚,用自己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帮助身边所有的人;
安荣妈妈,在女儿的身边看遍了世界的风景。
学会了和抑郁相处的他们,也学会了更好的珍惜自己。
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有那么一两次想要放弃,有的人撑了下来,看见了自己的未来,有的人选择放弃,就此结束一生。
抑郁是什么呢?
它是漫长人生里可能潜藏在每一个阶段的“礼物”,它强迫你休息,逼着你将注意力转向自己。
这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恢复后拍摄的视频,希望看过这个视频的你,懂得抑郁存在,也有它的意义。
@作者: 心理壹点灵
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壹点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