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写作计划# Day 7: 快与慢
这个周末到长沙随心飞,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里热门商圈大概走五步就有一个茶颜悦色,然后基本每家都要排队,单次排队的时间在20分钟以上,等待做好又要20分钟,而这里的人们都很平静地在排队等待着然后路上目之所及差不多人手一杯奶茶。本以为用公众号可以提前下单,打卡却发现根本也点不了奶茶还是要排队来等。

不由感慨,这样的排法在上海杭州肯定要得罪一大批客人,而长沙的这种排队时的不焦躁不禁令人思考是不是在二三线城市大家的心态都更平和些,愿意为一杯喜欢的奶茶付出更久的等待?
不只是奶茶店,还有好吃的臭豆腐店、索粉的店在晚高峰时间都排起长队,大家也都很安静地等着,没什么太多不耐烦的神情,也没有着急的催促。当一天的时间不被各种外界催促,就可以花久一点的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一餐一饭上,而那种终获得的满足感就是平淡的幸福吧。

最近总是很多会,在杭州的时候中午吃饭往往不能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而是选择一些排队人少会比较快的地方,饱腹而已,不愿浪费时间等待。而那些我们放弃了一些选择从排队中节省了的时间,又都去哪了呢?可能是无止尽的会议、讨论、汇报、总结…….,而因为这些外物剥夺了自己内心的平和是否又真的是赚到了呢?
很喜欢《从前慢》里描述的场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读高中的时候那时手机都还不大用,和朋友沟通的方式要通过写信,那时有个喜欢的男生,一周到两周会收到他的信,会很期待的到门卫那里问“大叔,今天有没有我的信”?如果收到,定会是满心欢喜,然后找最漂亮的信纸很认真地开始写这周的回信,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投入邮筒后,有种莫名的期待,让人满心欢喜。而现在,想聊的人随时一通电话,甚至连电话都省了微信上发些表情包,再没有那时写信时候的期待感了。
快很多时候让我们的感知变钝了,像是不停运转的机器,在慢慢磨损。慢却有点像慢慢被拉动的石磨,虽慢了些却留下更原汁原味唇齿留香的回忆。
有点想可以慢下来,过一个月慢的日子,去闻空气的气息,品尝食物的味道,看世界的颜色,听周边的人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