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社交平台账号都是一部分人生
上一个微博注册于2016年2月4日,记录了五年来的许多喜怒哀乐。这五年发生了许多事情,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以及人生的变幻无常,塑造了我现在务实和顽强的性格,也意识到这个社会上有非常多的“垃圾人”,下定决心避而远之。(当然,最后选择展现的往往是快乐的那一部分) 过去几年也喜欢在豆瓣记录读过的书和看过的电影,尤其是和洲哥一起看过的那些电影。其实重要的早已不是电影本身,而是特定环境和心境下自己的感受。我们去过北京很多的电影院,一起走过的街道、坐过的公交地铁小黄车和仰望过的天空,现在看来都美好得很不真实。而至于书籍,外国小说、心理学和投资理财书籍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 我在豆瓣为数不多的输出是备考记录和经验贴,并因此积累了近六十名粉丝。我的确帮助到一些人,但过了那个人生阶段、开始新生活之后,已经很难继续回复原来的话题了。 我喜欢记录,也喜欢分享,但我本能地害怕积累粉丝,逃避他人对我的好奇心和期望。但我始终是忠实于自己的。因为恋旧, 我珍惜自己在这些社交平台上零零散散记录的人生回忆,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哪天这些记录都消失了的话,心里一定会空荡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