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你的书影音月度小结
查看话题 >【一月】——凌乱中也该有些期待

现在是春节假期,年末的事情琐碎而让人心思无法安定,虽然也完成了重要的采访和撰稿,但还是觉得日子过得太凌乱。一月份看似稀里糊涂的过去,却没有设防的有很多突然的事情,或许会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起到一些变化,虽然我无法说这变化是好还是坏,但到这个年纪,觉得自己该承担得起应对变化的能力了。
先是接到了某平台的约稿,虽然稿费不高(这次我也真的是知道写作者靠文字赚钱有多么不容易),但也是自己第一个长期约稿,自己的业余时间也要好好规划了。到了月底,工作又面临突然的调整,新的团队风格与之前差别很大,我可能还需要适应下;此外,这两年的工作圈子带给我太多,而以后可能不会很紧密了,心里有些不舍。但又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变化呢?其实自己也一直在考虑自己的价值所在,人还是应该处在能发挥自己价值,且大家都认可你的价值的地方。
一月份总在思考和写稿之间度过,也感谢这些给了我很多的体验。自己的读书读了四本,除此之外也还有约稿需要读的书籍,这里就不做赘述。


【《你的夏天还好吗?》——金爱烂】

第一次阅读韩国作家的作品。在我印象中,在整个世界、亚洲文学或者直接说道东亚文学,韩国并不突出,记得有研究者提到过之所以韩国没有出现什么大文学家和经典文学作品,主要原因是韩国文字的限制。我没有学过韩语,但韩剧或者这两年异军突起的韩国电影里,少不了很多细腻、深刻或者富有现实感、文学性的一些作品。
这部《你的夏天还好吗?》,单看名字似乎有些轻飘飘,像是市面上的大众情感类作品。但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也收获了众多好评,书中的几个短片小说,都是很有现实感,让女性特别能够引起共鸣的。
作者金爱烂是80年出生的,这部作品的几个故事大概都是描写30岁左右的女性生活,从一个个日常的场景、细节的刻画或者有些超现实的画面中感受到一种女性的压力、焦虑、无奈和坚强,或者友情、爱情的想象与矛盾,还有无法抛却的社会阶层和大众环境压力。
第一篇《你的夏天还好吗?》,我想很多女性都会引起共鸣,心底的暗恋和外貌的焦虑,普通女孩的世界总是会有的故事。《虫子》的故事主角是个孕妇,夫妻俩努力想要扎下生活的根,用居住的房子与虫子这一细节,刻画出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现实生活的压力之间的矛盾和距离。《角质层》中的普通都市白领,通过美甲店这一个场景,在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精致生活的向往、同龄人的攀比的大环境中,女主的心里的精打细算和纠结,更具真实。《尼克塔酒店》则会发生在很多的女孩中,两个女孩一同去泰国旅行的故事,看似风平浪静的友谊,其实有着巨大的矛盾,与其说是女性友谊中都会有的斤斤计较和性格差异,更深刻的其实是两人背后的家庭、教育、眼界差异,像是无法逾越的韩国社会阶级差异。《水中的歌莉娅》,有些超现实感的描写,却是深刻的悲惨的被压迫的边缘家庭的命运,充满深深的无奈感。《那里是夜,这里有歌》,主角不是女性,但很多的关注点却都在他已经是逝去的妻子身上,底层人物的挣扎和相互依偎,有电影感的夜晚和回忆,深深地打动我。最后一篇直接用“三十岁”命名,用书信体的形式,主角自我反思和回忆,带有些忏悔的心态,我们在她的描述中,又一次窥见了残酷的现实。
【《弃猫》——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新出版的一部作品,副标题是“当我谈起父亲时”,收到时候我却诧异了一下。薄薄的一本穿插着全页配画,其实只是一篇长文,不到一小时便可读完,看到某个豆瓣评论说这本书可以算是书籍里的“单曲EP”吧,这个形容还挺贴切。
村上以小时候和父亲放弃养猫的故事开场,记叙了父亲其人以及和自己的关系。弃猫这件小事看似与后文没有太大关系,但一方面是作者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事情,另一方面,父子俩虽然去弃养一只猫,但整个过程两人的心理是一样的纠结和不忍心,尤其看到猫自己跑回家里来,父子俩都才欣慰和放下心来。所以,村上即便后来与父亲疏远,怀疑父亲参与南京大屠杀,但弃猫这件事情其实让村上知道父亲的内心是善良和柔软的。
文章平铺直叙,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村上的真诚,除了谈到父亲,也流露出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时代大环境下个体的命运思考,对自己家族的理解与自我的思考。
【《小夜曲》——石黑一雄】

副标题为“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石黑一雄写了五个生活并不如意的音乐人或音乐爱好者的故事,有过气的歌手,人到中年的原音乐爱好者,四处辗转的餐厅乐手,寻找机会的大提琴手,为了成名而整容的萨克斯乐手,有的故事深情而伤感,有的搞笑和荒诞,有的则含着深深的无奈情绪。
这些人物和故事背后是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有天赋不一定会成功的命运安排,还有名利与情感的选择等等。
石黑一雄是资深的音乐爱好者,甚至曾经想过从事音乐,这部小集子把他的音乐爱好写了进去,也不失为一种圆梦。书中不乏有大量的专业音乐知识和真实的音乐作品、音乐家的讨论,可见石黑一雄不仅仅只是喜欢音乐。这一点和村上春树倒也有些类似,身为爵士乐迷的村上,也经常性的通过文字或者“村上电台”来分享音乐。
石黑一雄也有着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在我看来时真时幻,敏感而真切,这倒像是音乐作品,抒情但也有乐理感。不管怎样,对人物的关切始终是好的作品。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乔安娜·拉斯】

对于作者乔安娜·拉斯我并不了解,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我却是通过这本书来认识她。作者通过归类总结,以及大量的举例来展示几百年来不同程度地抑止女性写作和艺术创作。
作者的节奏是很快的,即便很多的举例我并不了解,毕竟世界文学与艺术的宝库太庞大了,对于我这样一个单薄的不专业人士,即便读起来总需要看注视,或者依旧有很多get不到的点,但还是让我认识到了女性创作者的不易,和在文学艺术领域对于女性的控制和压迫,对女性创作作品的抹杀和贬低。
“她没有写。/她写了,可是她不该写。/她写了,可你们看看她写的啥呀!/她写了,可是“她”算不上真正的艺术家,“这”不是真正严肃的作品,文类不正确不是真正的艺术。……”
封面上便是这些带有歧视性的文字,直到现在,社会上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不予承认的言论。这本书中的很多话语值得被我记下来,在一些听到歧视性言论的场合我可以拿出来进行反击和举证,至少这一点,是我可以做的。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日剧】

一部精美的日剧,美到随便一帧都可以截取出来作为画。也不知道要怎么分类这部片子,纪录片、故事片来回穿插,甚至还有玄幻的成分,但并不突兀凌乱。总共20集,主线人物故事和小故事结合,几乎把京都的点点滴滴讲了个遍。节气与习俗、寺庙与店面、饮食和水、人的情感和性格,所有想要讲的都包含进去了。配乐、构图、色彩都很精美,是适合放松的时候看一看。
【《无依之地》影片】

这部片子在最近得到了多个国际专业奖项的认可,导演赵婷的名字也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整部片子聚焦在一个失去家园,开着房车四处游走的女性身上,她做各种职业养活自己,身边亲友来来回回,她还是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停留。
影片的节奏很舒服,时而像是纪录片一般的展示女主的房车生活,时而有些诗意的画面和配乐,她在山石间、在大海悬崖边走着,只有自己一个人。房车窄小,而她的世界却又广袤辽阔,即便总有着些许孤单。
可能是由于主演科恩嫂的缘故,我想起了另一部《奥利弗·基特里奇》,里面的女主同样只身一人,但却一直弥漫着孤独感,有些压抑,而这部《无依之地》变更显的诗意和豁达。


临近30岁时有些焦虑,而过了30岁反而坦然了。但此时,突然发现坦然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不做梦不追求了,相反,我突然意识到,再不去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的,那真的会很遗憾。好好对待每一天,总会走向自己的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