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2020,写写自己
当我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另一条路上的事,这种时候,我心里很乱。
——王小波《黄金时代》
回想起2020,并没有怎样深刻的事,自己的生活一天天重复并繁琐,世界越来越荒诞。竟有这样一天,连大口的呼吸都需变得谨慎,也竟有这样一天,教室不能再容下一人。对于学生而言,大概就是每日在家上课;我并不能体会这场全球的浩劫,对于我而言,忍受线上种种不便,以及在几十平米的空间踱步,就已经是莫大的痛苦了。若是我所知的世界,曾经还有上下学路上的车水马龙和盏盏霓虹,如今便只剩刺眼的屏幕。
也是在二月,家里有了新成员——一只胆小的短毛猫,右边有一小撮黑色的毛与身体的毛发极不相称,父母称那是它的胎记。抱来时便躲在沙发底下,叫人找不到,等到夜里再没有了灯光和声响,它才悄悄的上厕所,吃猫粮,探索这个它可能会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如今,它已经比来时长大了不少,可还是会被外面陌生的脚步和急促的敲门声吓得躲在沙发底下,等到“安全”才出来喵喵叫。
大概也是那时,我希望能够借助一直在家的时间学会一些东西,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每日在家上学,抛去听网课的时间还有许多,而网上的资源那么多,设备+资源+时间,这就是最完美的时机了。到现在,我已经忘了我那时想要学会什么,即使有了互联网,信息如自来水一样,解开锁屏就哗哗的流出来。可对于我来说,我只会接受我更容易接受的东西,大多数时候它们对我没有任何益处,有时甚至娱乐且庸俗。这对我而言是一件很遗憾的事,不过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体会到一件事:真正让一个人得到提升的,并不是这些海量的信息。至于它是什么,我讲不出来,不过我可以给出一个例子。我上过一门课叫数值分析,老师如同无情的复读机般讲了一堆计算方法,一堂课就像网上几秒的小视频一样,出门上个厕所便忘得一干二净。后来有一堂数学讲座,是给美国数学建模比赛培训,老师一句随口的话,像一条线索,把之前那些似乎没有意义的计算方法串联了起来。我相信这世界总有一种线索,一种理念,成为某一个问题的本质。我欣赏敬佩的,正是苦苦的追寻无双的王仙客们,我多么希望我也能找到那个无双,找到那个答案。
即使荒废了许多时光,倒也是让自己逐渐意识到了许多事,曾经伸手就能得到的东西,如今便是一个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曾经觉得理所应当的事,如今便一点点变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对我而言,这一切看起来很自然,对我却很艰难。当我坐在电脑前敲着代码,或走在路上听风声沙沙,我总会想到以前的许多情景,光线,声音还有人。这些人,有的与我有很深的关系,有的只是一面之缘,有的已相忘已久,可我总是能想起,突然的,就像现在。我会猜测他们的现在,我会用力回忆那时的细节,我会想他们的话,有时我还会想若是我那时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现在的这一切会怎样变化。是的,我感到异常的孤独,似乎已经上瘾。我忍不住陷入这种回忆,忍不住陷入对现在种种的思考,也忍不住想起我的未来。这些时候总会让我感到一种空虚和寂寥。我仍记得看赵英俊在吐槽大会上摇头晃脑哈哈大大笑,还在听他的歌,可他几日前离开了人世。孤独,也许吧,这就是2020最好的主题。后来疫情有了极大的缓解,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正常,我常会和长颈鹿出去约会,我看向她时会想,她会意识到我的内心吗,或者有谁也和我一样吗。
这一年,我不是困在几十平米的房间,就是大学封闭的校园,并没有怎样的机会去“行万里路”。几日前,绕着五道营胡同走了走,在国子监茂密的树下仰视孔子雕像,在碧蓝的书店里观察踩奶的猫,看牌匾上的字被金光照的熠熠生辉,看热烈的夕阳在鼓楼街道旁。排了很久的队吃到了久违的川菜,可惜那日的豆花已经售罄。刚来北京时,这里的陈旧让我难以融入,但我也逐渐感到其珍贵,在胡同房瓦之下,是真实生活的平凡和美感。在树木庇荫的街道,传来一阵哨声,赛鸽结着队盘旋在上空。狭小的咖啡馆里大叔卖着北海道冰淇淋,年轻人正在里面享受一个惬意的下午。我以为这些时光十分宝贵,远甚于课里繁琐的知识。
很难说我对曾经有怎样的后悔,也很难说我对未来有如何的期待,人过二十,不得不挑起以前无需关心的责任。瑞克老爷说一切皆无意义,是因为一切最终都化为虚无。我的生活也是如此,我并不是为那些生活的快感,也并不为生活的痛苦,我生活着,是因为它就在这里,流逝着。而我享受着这孤独,锲而不舍的寻找着那个无双。
——2020年2月12日 正月初一 零点 回忆里的鞭炮响彻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