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喜欢豆瓣?
查看话题 >聊聊豆瓣7.0
最近豆瓣更新了大的版本,毫无意外,每次大版本的更新,都会遭到用户的吐槽,就像这次豆瓣更新,好多人吐槽难用,想重新安装到旧版本。但是当初豆瓣6.0版本,也是有人吐槽难用。

为什么每次更新大版本都会有人不满意呢?其实这是习惯在作祟,当我们习惯使用某个东西之后,当它发生改变,我们会觉得很难受,总感觉用起来不顺手。而好的产品经理就是要降低更新后用户使用成本。
那为什么产品经理要更新版本呢?沿着之前版本更新不香吗?因为拿了工资总要干活啊,不然要被老板开掉,开个玩笑哈hhhh。简单来说,当产品改一个功能,会权衡收益和损失,如果收益大于损失,那么这个功能就会做。举个例子,当豆瓣产品经理从之前的数据,以及目前市面上社交产品的情况,规划了7.0版本。那么这个版本有可能利于产品发展,进而能让公司生存下去,这就是收益。那么损失是什么呢,可能是前期对于老用户会感到不适应,进而离开豆瓣的可能。这时候产品经理会评估公司收益和损失,公司肯定要越改越好,那就牺牲一下用户初期不习惯也无妨。然后就照着这个产品规划推进下去。产品经理当然是很懂用户的(靠谱的产品经理哈),很多人吐槽新版本难用,但是适应后可能会发现,确实越改越好了。当然这只是产品决策的一个很小方面,具体决策做一个需求会考虑更复杂些。
那么这次版本到底改了什么呢?

打开新版app,迎面而来的一个Slogan:有趣多元的文化生活社区。原来如此,豆瓣7.0要打造是这么一个带有这么多前缀词的社区。我很好奇豆瓣之前版本定位是啥,去搜了下,6.0主要定位的是书影音,没提社区的概念。5.0是书影音评分评论、兴趣社区,定位里有社区一说了。


把版本历史连起来看,可以知道豆瓣是在打造一个豆瓣社区的理念,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务,前面每一个版本都在为社区铺路,前面两个版本在夯实豆瓣书影音的功能,每个大的版本迭代周期是两年左右。从这里可以看出豆瓣的终极目标是做一个陌生人社区,之后豆瓣7.0会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来迭代产品。
说实话,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很多时候只把豆瓣当做一个工具用,就是看看书评、影评,看完就走,这就是张小龙说的产品要用完即走hhhh,微信有底气可以这么说。但是其他app如果这样,那离“死”不远了。这也是为什么豆瓣要打造社区的原因,增加用户的粘性,进而有可能赚到钱。之前版本做好书影音的功能,也是为后面社区服务,如果只止步于书影音功能,那么最终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现在豆瓣是从工具(功能)产品到社区产品转型。
让我们来看看,目前豆瓣社区有哪些东西,从主页菜单栏可以知道,有书影音、小组、市集、以及最重要的人也就是——我。其实我们可以把豆瓣社区和我们真实社区来做类比,书影音就相当于我们真实社区里面的精神粮食,小组就相当于一个个小区,市集顾名思义是超市。当然不管真实社区和豆瓣社区,核心是人,可以这样说,没有人,不管什么社区都没有意义,社区是人类定义的一个词。
理解了豆瓣社区是以“人”为核心,目标是让“人”融入社区。那么我们就能很好的理解豆瓣这次改版。这次豆瓣改版最大的是增加了左边侧边栏,这个设计让很多老用户吐槽。但是理解了以人为核心的社区,就很好理解了,关于设置之类的,和“我”不是很相关的功能全部移动到左边侧边栏,而我的页面里是最纯粹的“我”,这个页面就是尽可能展示“我”。
主页主要的变化有,增加用户自己添加书影音TOP10,让用户自主表达。这个功能很好,以人为主,就是让人能够主动有表达的机会。主页还突出了个人动态和参与话题显示,当你点进别人主页,首先展示的是别人动态,而不是全部。个人动态一般是属于用户原创的内容,转载了别人的想法是不会显示在动态里。而这个功能也是为了鼓励社区用户表达自己。还有增加话题显示,如果你在相关话题下有多个想法才会显示出来。这些小的改变,都是为了展示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截图是友邻姜小白的的主页。

当然还有个小动作的功能,这个功能我觉得和微信拍一拍类似,都是模拟真实生活中交友的方式。虽然微信这个功能备受议论,但是不得不服张小龙做产品的思路,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映射到虚拟的产品中,这是值得鼓励的。而且很多软件产品的设计确实受到现实的影响。举个例子,你去淘宝看那些衣服店铺,一进去就是一张大的衣服图片,这难道不像线下衣服店的大幅衣服海报吗?
以前我总觉得,豆瓣小组和用户是割裂的,不玩小组的人,基本都是把豆瓣当微博在用。以前一个豆瓣用户如果不加入小组,那么他能接触到小组的内容的唯一方式可能是首页里面的推荐了,一些小组热门的内容会被推荐出来。而现在,豆瓣为了弥合这个裂缝,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搜一部电视剧的时候,如果有相关的小组,豆瓣会引导你进入讨论的小组。比如我搜《山海情》,下面会出现山海情的小组。

总的来说,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仔细去体验。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大规模的增加新用户已经不可能了,而服务好老用户成为各个互联网公司的目标。怎么让用户在自己产品中用得舒服,有参与感是很重要的。豆瓣作为一个陌生人的社区,虽说是陌生人,但是以书影音为核心爱好的陌生人社区。不像微博,微博是一个大杂烩,和真实的社会最像。而豆瓣只是真实社会中的一个小团体,这里没什么权威大V,大家都是平等的。豆瓣是我见过最平等的社区,几乎是去中心化的,大家都差不多,有观点你就可以表达。不需要担心被大V批判。这种氛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社区,貌似豆瓣在有的人眼中就是怪咖般的存在,里面的用户都是一些【怪人】。豆瓣确实是我见过最多元存在的社区,虽然有时候看到一些人的帖子也会喷血,但理智告诉我,这不就是人么。是人就会有思想,没啥奇怪的。最后祝豆瓣在社区的道路上探索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