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考研【知行法学丨托福经验:当一扇窗关闭,另一扇窗已打开—人大师姐获康奈尔LLM】
前 言
作者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并曾于本科期间在荷兰交换。虽然在考研后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通过找实习、考托福、申请国外名校等一系列努力,最终获得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offer。当我们看到上岸同学的喜悦时,就一定有落榜同学的失落,但是失落不等于失败。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分享人大法学考研领域的专业知识、答题方法和有趣故事,这里有成功者的专业,也有失落者的华丽转身。当一扇窗关闭时,另一扇窗已经悄然打开。
一、基本情况
首先特别感谢知行团队师兄的约稿,说实话接到这个约稿我非常惊讶,因为我103的托福成绩和前面几篇分享经验的同学比确实低了很多,不像是能分享经验的水平。为了让大家这次阅读不算浪费时间,我会尽力挖掘我的经历中较有价值的部分和大家分享。这篇文章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包括托福学习在内的我的大学英语学习历程;我实测有效的托福学习方法;一些托福相关信息分享;后记。
二、可以不看!我的大学英语学习经历
我高中英语基础较好。我参与的是广东高考,英语用全国一卷但不考该卷听力,有独立的听力口语机考考试,我的高考英语成绩大约在140左右。但从高中开始我的英语特点就是听力阅读较强,口语写作较弱,词汇储备有正常高中生水平,遇到难词基本靠猜或者说“推理”。
进入大学后第一场考试就是英语分班考,我的考试结果是进入四级班(似乎分别为二级班、三级班、四级班和英实班)。大一我通过四六级,考完试才知道vocation和vacation是两个不同的单词且我在写作文时全程把vocation当成假期。我校本年级的英语四级班一直到大二上学期都有课,课程包括高级英语演讲等,听说读写都能训练。但是在上课之外,和一众大神不同,因为我对英语真的没兴趣、对英美剧和英语娱乐圈真的没兴趣、对外刊真的没兴趣,同时真的很懒,所以除了看即时上映的英语电影(必须看字幕否则听不懂)外我基本不接触英语。相比刚高考完,此时我的英语不仅弱项更弱,强项也没什么很大的提升。本时期我还闹过一个笑话供大家一笑:一天晚上下课在教三门口遇到一个外国同学问我有没有“lighter”,我自信地打开了手机手电筒同时收获同学迷惑的眼神,后来回去查才发现原来他要的是打火机。这也体现出我的词汇量真的很小,且因为我真的很懒,所以事实上一直到今天,它还是那么小。
我于大二上开始正式接触托福,整个大学加gap期间托福总共考了五次,大二考了两次。为了大三上能出国交换我必须有托福成绩且必须在大二下前考出来,于是我大二上报了一个新东*的二十五人托福班,每周末两天上下午都有课上到六点,主要是听老师纯讲。然而这种紧凑又漫长的课程确实违背本科期间志在划水的我的人性,到第二周我就开始翘课,布置的作业不写,课堂材料不看。这种消极学习(其实就是没学)的结果是,大二寒假我在广东汕头考了第一场托福(当时汕头还有考点现在已经没了),一直到考前最后一个晚上我才知道托福阅读一篇足有13题而不是5题,考试出分88分。这个成绩申请交换够用但是申请奖学金不够用,于是我大二下又在北京考了第二场托福,这次算是知道自己拿着报班的材料练一练了,但练得很没头脑,幸好出分97分够用,我就拿着这个成绩交换去了,此后两年间没再关注过托福。
大三上我在荷兰交换,读的是英语项目。这段把英语作为学习、生活语言的时光确实逼迫着我好好学了一把英语,但效果依然是:阅读听力有质的飞跃,能在开卷的情况下写长文,知道即使我口语很差大部分欧洲人也听得懂(且多得是英语不好的欧洲人)。这段强逼懒人日夜读书的交换经历让我一度不想再出国,所以我大三下狂玩一学期后大四上状似虔诚地投身考研,但备考考研英语的时候我再度偷懒,只练阅读听力不练写作,最后上场写出来的作文估计还没有高考水平高,最后考了70多。划水到我这个程度的人考研能上岸才是老天不开眼,于是我不得不寻找“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另一条大路,再次开始准备留学。此时终于进入了我的第二段备考托福时光,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终于相对勤奋且找到了一些对我而言确实有效的托福学习方法,下试将其和大家分享。
三、亲测有效!一些托福学习方法
首先打个预防针:我这次为托福而努力的最好结果仅为103分。我考了三次都是线下网考,最好的两次都是103分,R-L-S-W分别是30-30-19-24和29-28-23-23,最后一次放弃挣扎的考了99分,分别是29-28-18-24。我本性懒惰,自觉105左右也大概够用,且同期还有法考和实习要准备,所以到103就没有再努力了。在申请上确实有一些恶果(比如拿托福申请英国好学校的时候几乎没有一所我满足语言要求),但也是我加上法考、就业等因素整体权衡时能放弃的部分(我主申的是美国)。我没有很多时间且还是很懒爱划水,因此我从一开时的复习策略就不太常规:把强项磨炼到最强,弱项不太拖后腿,目标是阅读听力尽可能高,写作口语不要太低。当然同时我还报了个一对一班,听了很多方法、诀窍,下面我就分享一下这些方法中我亲测有用的部分。
01单词
多年来我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就是单词量、单词量、单词量。结合我的复习目标,我以按专题背听力、阅读单词为主,目的是在听到、见到常用词时能反应过来它是什么意思,这对熟悉度的要求远没有能说能写来得高。我找了一份托福听力、阅读词汇表,体系上按话题划分,主要是各种专有名词。我一般每天背一百个,在考前背完,背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同时记住发音。这样背单词确实对我的阅读听力的提高帮助极大,但对口语写作帮助有限。
02阅读
和大家熟悉的各种英语考试阅读学习方法差不多:多练多归纳。在习题选择上,我用的是托福机经而不是tpo,这些文章和最终的考试题目更加接近。我的复习安排是每天做两篇全篇,做完把每个题都弄懂、文章里的生词全记录下来。这里的生词记录和“单词”部分的目标一样,只是为了见到的时候能知道意思,不追求口语写作能用。我觉得考前最好能保持每天做一两篇阅读的频率,我自己的复习周期拉得挺长,中间练习也断过几周(我确实很懒不是说笑话),感觉长期持续阅读确实能形成“语感”,反应更快理解句意更顺畅,即使认不出单词猜准的概率也会高一些。
做题的顺序上,每个人习惯不同,我自己是经历了从读完全篇再做题到读一段就做该段对应的题的转变。我的体验是,一开始就读全篇较难进入状态,做题其实也在帮助理解文章,且到最后很容易忘了前面的内容。对于最后的主旨题,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之前的我有类似的疑惑:好像没有一句概括是完整的段意,这真的有能选的选项?我专门就此问了一对一班的阅读老师,确认这道题本就不需要选完整概括的选项,只需要选概括得对的。在做这道题时我一般会把所有选项全看一遍,明确排除错误的再选答案,否则有些正确答案确实看着太模棱两可了。
03听力
我的练习素材是tpo。一开始先分话题练习,小站托福有这个选项,一两周内只练一个话题的文章,练到熟悉为止。我对人文社科类话题的文章反应很快,植物学的就反应特别慢,所以会有针对性地给不熟悉的话题分配更多时间。练习时一定要精听,时间很够且很勤奋可以听写,懒人乐(就是我)可以直接听一句看一句全文加翻译,听不懂再重复听,到听懂为止。陌生的单词还是要记下来。分话题练习后进入套题练习,还是要精听。tpo49-54的题可以先不做,考前留着模考。
听力做题方法上,我记笔记相对较慢,一开始练的时候偷懒不想写字所以直接听了就做题,练到后来发现还是以听为主更适合我不会记笔记分心,所以上考场做听力也基本不记几个字了。但是在文章中出现分点时还是值得一记,可能会出现多选题;对于太过具体的人名、地名、时间等,题目中是不会直接考的,但它可能成为标志词,所以也值得注意。
04口语
我19-23-18的口语成绩明晃晃地体现了一点:我口语不好,尤其是裸考时尤其不好。但我也因此有了很多挣扎经验,而且至少挣扎出了一次23,也许对读者也能有所帮助。据我了解,口语的几个重要评分标准除了内容,还包括发音标准,发言流畅。如果没基础、希望练语音又不想跟美剧啥的,其实可以在精听听力的时候跟读,也是有用的。对口语分没有很高追求的读者完全可以把准备重心放在综合口语Task2-4上,这三道题的方法其实很相似,而且准备起来比Task1这种纯粹的你问我答容易太多了,也容易出成绩,分数占比很高,性价比很高。坦率讲Task1我从来都是上场撞运气,但后三道还能有点把握。
口语准备非常重要的一点:练习。联系的频率:当然最好每天都练。练习的方法:如果没有报班找人陪练,至少自己一定要张嘴说、录音下来自己听,听完找问题继续练同一道题,练到顺畅为止。在这里偷懒就是完蛋,我的18和19就是前车之鉴。练习的内容:记笔记、谋篇布局以及素材。综合口语基本有大致模板,答案求的就是一个复述内容,笔记能记下才能往里面填,布局把握得好才能输出得完整。素材主要是Task1需要准备,需要准备支持理由、关联事例。在举支持理由的时候我常用的几点是效率高、很放松、很省钱,非常偷懒也非常需要撞大运,题目合适就能高不合适就挂。需要注意的是Task1其实不需要说很多话,基本上一个理由一个短例另一个理由另一个短例就能占得满满的,提出理由后不用纠结于解释理由,越纠结越痛苦越解释不通,不如直接上事例。
05作文
这是我的吃高中老本项目,但其实写出的东西估计还没高考水平高。我的写作备考主要就是练习破题,练习如何提出两个确实不同而且还有得写的论点,如何符合逻辑地展开论点,如何再各配上一个合适的例子。分析我的托福写作成绩为什么就是上不了25,除了词汇量太少、遣词造句上实在水平一般之外,应该说到最后考完我都没有真正掌握托福写作方法,经常在练习破题时提出令老师震惊的论点或令老师震惊地提不出论点,对于段中怎么符合逻辑地推进论点而不表现为重复说同一句话一直难以掌握其中奥妙,举的例子也很空洞。我想读者朋友们在准备写作时可能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我对此还是想说:即使写作上不了25只要阅读和听力分够高也是能上100的,如果不追求110程度的高分,也许可以在某些科目上和自己和解。
06其他
对于要不要报班,能不能自己准备的问题,我的一点想法如下:如果自制力强、不想在托福备考上花太多钱,至少在阅读和听力上没有那么需要老师的指导,自己准备或者报大班也没有很大问题,写作和口语我没有成功过所以也不好发言;如果是个懒人、急着出分且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试试报一对一班,但我个人认为阅读和听力没必要一对一,口语和写作的一对一确实对我帮助很大。但是,不管报不报班,最后还是要落到自己多练多总结找适合自己的套路上,自己不练报班也没什么大用。
四、也许有用!一些托福考试信息
我参加的5场托福全是线下网考。抢线下考位时似乎可以每周三五上午十点试着抢,淘宝会有代抢,但说实话也挺慢的,真的高峰期的时候他们也抢不到。家考我一直没试过,听说最近至少美国t20已经全部认可家考了。我有次线下考试时听同场考生说他之前家考因为网络太差一直卡考了六七个小时,所以如果大家试图家考请一定要找个好网络。
2020年,我在广东的三个有托福考点的城市各考了一次。深圳赛格考试中心的环境最老、桌子最小,广州广外白云考场的算正常大小,东莞的考点是个国际学校,条件最好,桌子很大,比较不容易被干扰。时间上,深圳赛格和广外白云的都是在校外,有时周三会有场次;东莞的考点周三不会有场次。周边交通上,深圳赛格就在华强北附近,有地铁站;广州广外白云最近的地铁站也离得挺远,但考场边上的酒店条件很好。
五、后记
相信关注本公众号的读者们很多都是考研党或者有考研意向的朋友。就我而言,本科交换生活给我很大的冲击,考研划水备考的必然失败又给我很大的挫败感,我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心理压力很大、倾向于自我贬低。但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本科毕业半年有余,找到了我很喜欢的工作,通过了法考,向所有心仪学校投出了申请,前几天参加了一场电话面试而且很快收到了该校的offer。
我选择考雅思而非托福最开始的原因是我觉得和机器对话没那么让我恐惧,但前几天那场电话面试我和面试人员交流得不错,甚至比托福口语考试流利多了,这确实让我怀疑我当时的想法是否真的正确,但不过这一切也都算是过去了。
目前为止,我的英语水平还是阅读听力强、口语写作弱,词汇量小于等于高考水平,我还是对英语世界的娱乐基本不感兴趣而更关心韩语和日语世界,如果今年确定出国,那在语言方面我还有很多准备要做,但那也是不太近的未来的事。在近三年的迷茫和压力后,我终于重新找到“我有选择且我能选择”的感觉,我祝愿各位也在当下或者在不远的未来拥有这样的轻松心态。
六、初试后的多种路径
1.复试英语小组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复试英语高分策略
3.托福经验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人大师姐托福114分备考心得
关于我们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知行法学,或咨询私人微信:ruclaw59,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为大家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