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阅 胡适散文一二 (二) 》陈再明21、2、6
三 《不老》
我们少年人读了这一段,应该问自己道:″我们到了六七十岁时,还能保存那创造的,做那时代的新人物吗?″这个问题还不是根本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问自己道:″我们该用什么法子方才可使我们的精神到老还是进取创造的呢?我们应该怎么预备做一个白头的新人物呢?从这个问题上着想;我觉得漱溟先生对于他父亲平生事实的解释还不免有一点″倒果为因″的地方。他说:″到了六十岁时,精神安能如昔?知识的摄取力先减了,思想的构成力也退了。″这似乎是说因为精神先衰了,清神思想的构成力也退了,所以不能摄取新知识,不能构成新思想。我们应该早点预备下一些″精神不老丹″方才可望做一个白头的新人物。
四 《问题与主义》
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因为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研究问题全凭研究考察的工夫,这岂不是难事吗?高谈″无政府主义″便不同了,买一两本实社《自由录,看一两本西文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再翻一翻《大英百科全书》,便可以高谈无忌了,这岂不是极容易的事吗?我希望中国的舆论家,把一切″主义“摆在脑背后,做参考资料,不要挂在嘴上做招牌,不要叫一知半解的人拾了这些半生不熟的主义去做口头禅。″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