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理论和不黑也不白的生活
是谁说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是长青之数”。
最近压力大。不是因为年关将至,年这一关,国家已经帮着解决——就地过,七大姑八大姨催不到了。不过,确实是有些其他关口要过。将过未过之时,内心有许多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长吁一口气,安慰自己,“真正的恐惧只有恐惧本身,直面应对大概就会自然解决”。
一个是固定资产的问题。到这个年龄,是需要认真应对了。不过是选大、选小,选哪个区位,选在哪个楼栋,选在哪个楼层,每一次选择都消耗过多的精力。明显是知识储备不够,没有做过相关功课。还好朋友众多,有的帮忙评估区位价值,有的帮忙给出具体的挑选技巧,还有的帮忙给出投资策略。真的决策在昂扬的音乐中一刹那作出时,感觉还是成长了不少。集众人的知识和智慧,做出的决策,在未来大概率也会延伸出其他决策。凡是决策,都不会完美,在不可预测都未来;它会带来怎样的福祸,都承担下来!
一个是职业晋升的问题。来到目前的平台,转眼就七年了。确切的说,七周年纪念日是在春节后的那一周。坦白讲,平台很优秀,对我也不薄。只是,目前的发展和自己的预期还是有一些差距。一方面尽力争取内部更大的晋升,另一方面也要准备好外部的挑战。从逻辑上自己都想通了,待到进入具体都工作场景,还是会泛起一阵又一阵都弥漫性的情绪。大概是我内心的修为还有待提升,知识、见识和心性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或许内心修为先行提升,晋升或者成功应对外部挑战也只是自然而然的事。
延伸出一个额外的话题。看到一个说法,人最佳的创造力的年龄是28岁。我想既然我最佳创造的年龄已然过了,为何还没有见到创造成果?这是自己需要警醒的,不要浪费生命!创造而生,大限将至的那天,我要能说出这句话:这一生我已然活够,不需要永世轮回。针对人生的大问题,要加紧行动,建立思考的框架,制定行动的方案。
纵使理论是灰色的,也是无数先人智慧的痕迹,尝试让它们回到属于它们自己时空的时间线上生动的场景中,唤醒它们的生命。结合当下的生活,尝试创造性的行动,验证并不断改进它们。或许,可以和先贤走在同一个历史的时间线上,在未完成的路上接着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