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随风而逝的情意
昨天看《照护》一书,很多次眼泪夺眶而出。它深深的勾起了我的回忆,关于我外婆的回忆。
和书里的症状相似,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一向能干快乐的她,突然性情大变,说儿女偷她的钱,在乡亲们面前投诉;说有人要害她,需要拿一把刀放在床头;也因为桌上的菜没吃完,急得晕倒在地,一旦醒来就开始骂人,诅咒自己的儿女,仿佛那些人都是仇家。。。。。。那时候没有人知道她生病了,大脑出了问题,亲人很多次和她争吵,生她的气,恨她,不理解她,却又苦笑着原谅她,继续爱她,照顾她。
周而复始的循环,怒气一次次被点燃,哭声一次次回响在天地间。她的儿女们一遍又一遍的问“老天爷,这到底是造的哪门子罪?”
直到她最后认不出亲人,双腿无力,不再开口说话,不知生死,不知饱足,不知冷暖,不得不长期卧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活着,仅仅是有一口气而已。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把照顾者内心的爱恨情仇,失望,失败,焦虑以及痛苦,绝望,愤怒,甚至愤世嫉俗,自怨自艾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如画面一样带到我面前,这一幕幕,就是我曾旁观到的真实生活。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潸然泪下,只为记忆中那些温情的时刻。
那个夏天,我从大学回来,坐在餐桌旁,和外婆面对面吃饭。正午时分,一道太阳光从屋顶洒下来,照在她的身上,光芒里尘埃滚滚,让她犹如画中人,看不真切。
我怕她耳聋听不见,常常提高嗓门和她说话。她却说,不要那么大声。我跟在她身后笑笑,照旧调皮的大声说。有一次,我拉起她的手,轻轻的抚摸,然后夸赞到“你的皮肤好白啊”她看看我,然后又看看我的手,笑说,“”年轻的时候又白又水嫩,现在不行了哦“”。接着给我讲她出嫁的那天,脸蛋和额头都要刮干净,头发如何梳,步子如何迈,手如何放,内容之丰富,程序之复杂,让我咂舌。可惜我只记得自己咋舌的画面,完全记不得她讲的内容。
记忆中她最后一次送我走,我看她矮小的身体站在路边,非常的孤独,于是我一次次回头,大喊“”外婆你回去,你回去嘛!”她看着我,挥手。夕阳落在树上,落在她身上,她矮小的身影被影子拉得很长很。那个情境好美,美到我以为时间会停止。
可是没几年,外婆就犯病了。那些生活的点滴,全部成为回忆,也全部成为伤痛。那些荷包蛋的香甜,那些阁楼上摸爬滚打的笑,那些月光下吃核桃的鬼故事,那些同床而眠的好时光,想起来就会流泪。
在时间的旅途里,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明明知道是过客,但是我还是情不自禁把自己当主人看待,有时候,我走的心急,恨不得把一生的路都走完;有时候我走得很慢,仿佛时间停止了。
看这本书,想到我外婆,我突然觉得,我内心深处的温暖,被点燃。那些在我婆和我之间,随风而逝的情意,因此也复合了。
决定从昨天起,多一点真心真情的投入,少一点虚情假意的应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