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和嫁妆都是女方个人财产?(一文读懂彩礼和嫁妆的法律意义!)
导读
古往今来,婚姻都是人生大事。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常常也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有些婚礼习俗自古延续至今,比如彩礼和嫁妆,迄今都是既敏感又热议的话题。今天,我就从法律层面聊聊彩礼和嫁妆的法律意义。
01 彩礼和嫁妆的法律意义
先说彩礼。
在法律意义上,彩礼是附义务的赠与。这里的附随义务虽然没有明示,但是早已约定俗成,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一条 赠与可以附义务。 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因此,男方支付彩礼后,女方如果未与男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男方有权撤销赠与,追回彩礼。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再说嫁妆。
在法律意义上,嫁妆是女方父母对女方的赠与。
可能产生的问题就是,嫁妆属于对女方个人的赠与,还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也就是说,嫁妆是女方个人婚前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且听后文详解。

02 彩礼是女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
区分彩礼究竟是女方个人婚前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关键在于:
1. 有没有书面约定彩礼的归属;
2. 赠与对象是女方还是女方父母;
3. 赠与时间是婚前还是婚后。
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一、男女双方是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彩礼归属权的,无论是归女方所有还是夫妻共同所有,法律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彩礼的归属,且彩礼赠与的对象是女方而不是女方父母,则确定彩礼到底是女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关键在于,赠与彩礼的时间是婚前还是婚后:婚前——女方个人财产;婚后——夫妻共同财产。
(注:这里“婚前”“婚后”是指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03 嫁妆是女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
判断嫁妆是女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的方式与彩礼类似:
首先,还是看作为赠与方的女方父母有没有明确指定赠与对象:
① 如果女方父母明确指定该嫁妆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的,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② 如果女方父母明确指定该嫁妆是对女方个人的赠与,则属于女方个人财产。
其次,如果女方父母没有明确指定赠与对象,则应该看赠与的时间是婚前还是婚后:
① 如果是在结婚登记前赠与的,那么该嫁妆一般会被认定为是女方父母对于女方个人的赠与,属于女方个人的婚前财产;
② 如果是在结婚登记之后赠与的,那么该嫁妆一般会被认定为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民法典》生效后,《婚姻法》等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均已失效。因此,《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对《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改变,会导致原有结论的变化。如一方父母为夫妻双方出资购置房屋的产权归属问题,就不同以往。
一方父母为夫妻双方出资购置的房屋,到底是其子女的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注:以上法条已失效。
但是,《民法典》婚姻编司法解释,摒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该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
所以,在民法典生效以后,一方父母为夫妻双方出资购置房屋的产权归属问题,如果没有明确指定赠与对象,在婚前购置的,一般认定为其子女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婚后购置的,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最后,用两个思维导图简单总结一下吧:


04 结语
没有物质的婚姻是缺乏保障的,只依靠物质的婚姻是没有温情的。
2019年,全国结婚登记927.3 万对,离婚登记404.7万对,离结比为43.6%。
离结比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普通人结婚后未来可能离婚的概率,用每年的离婚率乘以人均寿命也可以佐证。
2019年全国的离婚率为3.4‰(某年的离婚率=某年离婚对数/某年的平均人口数),那么2019年的离婚人数/全国平均人数=6.8‰,2018年的人均寿命为77岁,6.8‰×77=52.36%
根据近些年的数据统计,我国的离婚率还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一个普通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近乎一半的可能会离婚。我国还是一个相对传统、比较重视家庭伦理的国家。古人云,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周围人也往往是劝和不劝离。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或者其他原因,忍受着相处的痛苦和婚姻的不幸而勉强在一起的夫妻,应该也不会少。真正能够幸福美满的婚姻终归是少数,也难怪古人有“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感叹。
当然,本文不是给大家增添婚姻恐惧症的。结果的不圆满并不等同于过程的无意义。有很多时候,经历本身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最后,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福利专区 关注公众号“阿琛说法”,回复“福利”,获取以下精品资料: 1.合同风险审查清单合辑(合同小白必备) 2.《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汇编(921页!) 3.《民法典》word可编辑版本(条目清晰,方便检索) 4.私募股权投资和尽职调查手册(小白友好型) 5.各行各业合同模板(800份!) 6.全类型股权激励设计方案及协议范本(800份!) 7.深圳市调查取证操作指引 8.企业法务培训视频 9.知识产权实务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