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不想
今天无意中见到了隔壁站的老王,之所以称为“隔壁站”,是因为两家单位只隔了一堵墙。
隔壁站是我青春沦陷的地方,它见证了我怎样从满脸胶原蛋白变成半面褐斑的整个过程。八年的翻译历程,让我的专业水平越来越扎实,但生活交际圈也越走越窄,以至于企业管理转型把这个专业转没了的时候,心里特难过,但更多的是面对未知的恐惧!
我们从这个小站撤离了,全体人员回到墙左边的大集体里,墙右边的小站由老王单位接管,自此就有了隔壁老王的存在!
撤走之前的一个月是双方工作对接的时间,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老王相处。从始至终,我们的话题都没离开工作。他讲述了很多他自己的工作经历,从国内到国外,从挣钱到赔钱,从冷漠到热心,每一段历程他都动情至深。
他讲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很激动,时不时的还穿插两句俄语,时刻提醒你要集中注意力。我尽量跟上他的思绪,他说的信息量很大,稍微一走神,或者中俄文切换慢了,就跟不上他的节奏!
他向我坦白他物质上并不富裕,说这话不是为了向我干嚎,而是表达他毫不畏惧。他用俄语跟我讲,不要害怕吃苦,现在的苦日子能有多苦?只要有盐巴吃,只要能吃饱肚子,只要有地方睡觉,那就是幸福!
说这话的时候,他满眼幸福,我感觉他有种吃咸了的感觉!
道理虽浅显易懂,但我很纳闷: 老王怎么也40+的人了,应该有家有院了,怎么说起话来一股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感觉?
说也奇怪,短短的几句话,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学语言最大的魅力在于,同样的一句话,当你听到用另一种语言表述时,会让你格外的印象深刻,不管它表述的是否信达雅之类的!
有盐巴、有饭吃、有地睡,这几个字在我心里动荡了许久,以至于面对援疆的时候我都毫不畏惧。
今天回到妈的店里,无意中见到了老王,他正和我的父母闲聊。他的眼前放了两个碟子,里面零零散散躺着几根卤货。小酒都喝上了,看来他今天心情不错!
几句寒暄之后,他问我最近状况,我说还行,就是之前做翻译,每天仰着脑袋走路,现在管库房了,心里落差大,难以接受。
他满脸通红的说很羡慕我,羡慕父母在身边,小两口在同一单位上班什么的!但是他紧接着又说,人生就像爬山,你爬到了半山腰,你思虑很多,是继续爬呢还是下山?殊不知,爬到山顶的人最累,因为他要下山才能爬上另一座山,下山才是最难!所以你现在就是在爬山,而且是爬到半山坡的人,记住我的话,管它钱不钱的,体面不体面的,半山不想,只管干!
这回他没飚俄语,估计是我父母在,不好意思秃噜!即或他讲了,估计我也听不懂了,毕竟在库房里扎堆了两年,俄语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但是说也奇怪,他的半山不想又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以前单纯的觉得印象深刻只是语言的魅力,现在想来应该是他灵魂的魅力。他行走过很多地方,跟很多人打交道、闲谈,吃不同口味的食物,睡过不同的床榻,感受着不同气味的人生,他的灵魂应该比一般人饱满。
我告诉他,他之前说的话我都清楚的记得,他很诧异!
我把我妈给我装的烧鸡让给他吃,他再三拒绝,最后我把鸡腿留给了他。
怎么说呢?说什么好呢?就是突然觉得一个人有自己鲜明的思想,鲜活的生命力,走到哪生命都是丰盛的,灵魂都是丰盈的,这就是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