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计划书
老师,您好!我是张志洋。出于对材料学和柔性电子器件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好奇与想象;出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以贯之的向往;出于对家乡赣州的热爱,并因有志于扎根赣州,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各方面的综合考虑,我将以中国科大稀土学院作为博士就读学校和院系的第一选择,也将以稀土及其相关材料的功能化与在人体健康与医疗诊治等应用探索作为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方向领域的第一选项。
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也是家乡赣州一张响亮的名片,更是解决尖端工业卡脖子问题,助力其他有益人类发展领域上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材料。我在攻读本科学位期间参与了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对阴极材料的掺杂、合成与性能的探索是我第一次与稀土由书本到实验室,由理论到实践的接触。将稀土的氧化物掺杂,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出系列新材料,可以在保持原有结构不变下,赋予系列材料可匹配实际应用需要的性能,在提升或保有电导率数量级的同时,也实现了更接近电解质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从而避免在高温工作下两者的膨胀系数不匹配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在接触到更多领域的文献后,我时常想到那些静静的躺在实验室抽屉里的包含稀土元素的系列材料样本,或许它们也有独特的光、声、热,其他电性能,诸如在某个温度下的超导性能等。苦于毕业重新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这些探索的渴望逐渐熄下来,慢慢将关注点放在了新环境新要求之中。
硕士期间,我进入了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功能材料课题组。经导师推荐,我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退行性中心联合培养一年。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科研实践开拓了我的视野和眼界,我有幸参与了医药所和该院集成所合作的前沿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用于创面监测的柔性金–聚苯胺pH传感器”,通过材料学电化学方法,柔性电子电路的方法等,针对临床需求开发柔性传感器,以提供多一种临床上提升创面护理的选项。这是个很新的领域,我对它的了解和探索还很不够。我的兴趣才刚刚被勾起,我希望在这片广阔天地有所作为。
博士攻读期间,我希望采用材料学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方式方法诊疗慢性病,特别是丙肝或情感障碍等病灶在肝在脑的慢性疾病。希望因为我们一点科研上的进展或小小的突破,临床上先进一步更科学一步。我计划在博士的前两三年发表1-2篇SCI论文以对自己工作做一个总结,并在博士毕业前一两年着手并完成一篇综述文章,以对我们的工作做进一步总结和深化讨论。深圳先进院的联合培养经历使我了解到开拓眼界,增强合作对科研和自身的全面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我了解到中国科大有与香港城市大学等的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合作项目,因此我也将积极参与到此类能进一步开拓眼界,促进科研质量乃至自身全面发展的合作培养项目中去。
张志洋
20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