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 中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和鲁迅的一些故事
看一位了B站上的up主“智能路障”对鲁迅的一些文章的解读,有很多的感悟,决定记录一下。因为文学水平有限,写不出来牛逼哄哄的文案,可能有一些话直接用up主的原句,因为我实在是太菜了。
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些事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这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背的鲁迅先生的相关文学常识。里面提及鲁迅先生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前两者都比较容易理解,但革命家这一点很少有人会去深究。鲁迅先生确确实实是参加过正经革命的人,辛亥革命爆发,绍兴的革命党发起了运动,鲁迅是公推的主席,他号召学生们参与革命,提出了很多革命的方法,真刀真枪的参与了革命。他的作品不是只会在背后拿笔杆子指点江山抨击社会的文人,是真真正正带着热情参加革命却眼睁睁看着革命果实不复存在后而发出的哀鸣。
鲁迅先生一生辗转多难,日本,绍兴,杭州,南京,北京,他为了生计要在那些他看不惯的腐败官员下面讨生活,为了钱去干那些他自己都嗤之以鼻的事情,直到后来钱玄同找到了他,让他加入《新青年》杂志,这一段劝说就是相当经典的“铁屋子”: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毁灭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灭并不能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回的临终的苦楚,你到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灭这铁屋的希望。
后来,鲁迅先生就加入了《新青年》杂志,并且参与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里面的一些事情和《狂人日记》诞生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的阐述,真正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新”之所在。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好家伙,那啥叫新文学呢,我们的胡适小可爱就出面嚷嚷了,“啊,这新文学丫,肯定要说白话文是不是,你还拿文言文写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它没有新的丫是不是。”但是这种观点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认可的,这时候有那些保守派就开始不愿意了,“那文言文虽然不好懂,但是他省钱呀,你拿白话文嘟嘟啦啦半天,文言文几句话就搞定了,发电报很省钱的噻。”这个时候呢,我们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钱玄同又出面了,“你们都别吵了噻,咱们干脆别说中国话了吧,咱们说罗马文吧。”这个时候呢老顽固一听,这可不行呀,也不反对说白话文了改抨击钱玄同了,于是白话文就这么普及了。鲁迅先生还为此写了一段相当有道理的话: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当然胡适小可爱也不是白白嚷嚷白话文好的,他还写了几个白话文小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还有下面这个:
他们是谁,
三个失败的英雄,一个成功的好汉!
他们的武器: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干!干!干!
好家伙知道为啥"淦"体现在这么火了吧,不光是我们,人家胡适也用。不过也可以从这两个小诗里面看出来,胡适虽然提倡用白话文,但也没有仔细考虑过白话文写文章的魅力是什么,鲁迅这时候看不惯了。“你天天嚷嚷着白话文好,结果写出来这种小学生都会的东西,小老弟你不老中呀,换我来吧。”
于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就诞生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29篇内容 · 53.9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03.4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38篇内容 · 3.8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33篇内容 · 3.6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15篇内容 · 40.6万次浏览
- 那些感觉自己变成大人了的瞬间5053篇内容 · 8.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52篇内容 · 141.8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7篇内容 · 21.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