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心理与跆拳道
标题写得很宏大,似乎要做一番学术分析似的。但只是事出有因,突然想到一些,便做些记录。
交代背景:我自小学一年级习跆拳道,到初中三年级止,期间八年,考级至黑带一段(因年龄不到故时为一品)。八年间,数次参加搏击比赛,品势比赛略有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皆有获奖,金银铜牌及其他名次若干。这是我的背景。
今日事因:下午,爸带妹出门,为其报跆拳道寒假班。妹二年级,与我最初接触跆拳道时年龄相差不大。爸说:“你小时候学了,也带妹妹去体验下。”晚饭后,爸携妹去道馆训练。妈下班回家,我告之此事。她言:“汝父尝曰,习道者心理素质强也。其言汝高考之超常发挥者,乃幼时习道参赛之功也。”(你老汉儿说,练跆拳道培养心理素质,他说你高考超常发挥,就是因为小时候练跆拳道参加比赛培养出来的心理素质。)
听此言,我欲于厕所哭晕……
我辩解道:“这也叫超常发挥……失常发挥还差不多。”妈妈也应和说是啊,这根本就不关跆拳道的事嘛。
这之后,妈妈又与我说:“你老汉儿说你心理坚强,就是因为小时候参加比赛培养的。”
我苦笑说:“我的心理还坚强啊,我觉得我脆弱得很……在赛场上,吓都吓怕了……”
妈妈又问我:“练了那么多年跆拳道,还记不记得到那些腿法嘛?”
记得又怎样,平时也不用啊。她说平时没事也可以自己练嘛。我说那我还不如跑步呢!
她又说:“等你老汉儿回来喊他和你试一下嘛,假装他进攻你,看你干不干得过他。”
我立即说:“这还用得着试吗,肯定干不过啊!”
妈便说:“那学跆拳道有什么用嘛,没什么用嘛!”
我由衷地说了是啊是啊。没想到几年过去了,我终于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跆拳道的事实了。
但爸爸还是带妹妹去学跆拳道了,起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是很吃惊的,但随即便觉得是情理之中,这很符合爸爸的风格,便没再多想,学就学吧,一个兴趣班而已,小孩的选择太多了。
然而和妈妈交流后,我陷入了沉思。我是怎么也没想到爸爸会把练跆拳道和我“心理坚强”联系到一起的。且先不论兴趣班和性格的关系,但我的心理很脆弱这点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只是以前不承认罢了。儿时常和爸爸吵嘴,动辄大喊大叫泪流满面,每到这时他便说我在“流马尿”,说我自尊心太强,说我太脆弱经受不住打击。这些我都是没忘记的,想必爸爸也不会忘记,如今怎么反而说我心理坚强了呢?若真如此,那也不是因为跆拳道,而是因为多次吵嘴失败“流马尿”的经历啊……何况到现在,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心理坚强的人,相反,格外敏感脆弱。然而昨日读书读到一句,大意讲真正的勇敢是害怕之后的,虽然害怕,却还是去面对,这才是真正的勇敢。我深以为是。所以这么说倒也的确可以认为我是坚强的,自知心理脆弱,坦然面对,不也是一种坚强。
扯远了,回到跆拳道这个话题来。我想说什么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想起儿时的兴趣班和自身性格的关系,觉得有很多可以发现的东西。这个话题其实很宏大,也有很多教育专家去讨论,仅我一篇文章更是无法说清。这些东西,可以写很多很多,也可以什么都不写,完全在于怎么去看待而已。
写到这里,我便不想再讨论下去了,有时候对事实在消极,又或者想起不愉快的感觉,就不愿继续了。起初刚打下标题的时候,本想把先前脑子里想的好好整合一番都记录下来,但此时也算是忘得差不多了。忽然觉得,想那么多干啥呢,没心没肺一点,便什么都忘了,想多了那可真累。
倒是觉得世间没有完全“无用”的东西,只是用处各有不同、用处大小有差罢了。自小到大,每一个瞬间都在推动未来,每学一样东西都在影响未来,只是这些“用处”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罢了。有期待的,便会用到,自然是“有用”;没期待的,便成了“没用”。许多东西都是人定义的。
可以写很多,也可以什么都不写,那我还是不写了吧,回忆伤神,实在劳累。
但没写完又觉得心里不自在不爽气……
下次再写吧,下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总有一天能一吐为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