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写下标题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看完了有种晕晕乎乎的感觉,书里的埃博拉带有强烈的非洲色彩,所以在跟随故事的同时就仿佛处在非洲的热带雨林里,在奇塔姆洞里,在埃尔贡山里,看见猴子,看见果蝠,看见火山灰覆灭的河流里鳄鱼的牙齿,以及不知名物种携带的各种病毒的无限复制。
病毒是自然的免疫系统,在大自然不堪人类这个“寄生虫”的侵蚀的时候核平它。这个古老得和地球差不多的生命体一直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偷偷窥视着,直到人类侵蚀了自然的身体大部分,它自然而然地开始借由人类的身体进入人类的群体,再慢慢地核平。书里有个描写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埃博拉病毒似乎想要把这个人变成自己,将他变成一个人体病毒。感染者就像行走的炸弹,在生命的最后试图利用爆炸的病毒波及其他人,然后其他人再到更多人。而这种高致死率就像是埃博拉的自杀式袭击。
而最后的最后,扎伊尔埃博拉和雷斯顿埃博拉的细微差别带来的感染对象的不同是自然的宽恕。“自然万物都有其智慧,虽然他们不言不语,但一定深谙其道”。死神向人类举起了镰刀,却突然转身离开,留下了蒙娜丽莎的微笑。曾经可能覆灭了一整个生物族群的某些现在还不知名的病毒,正在自然的角落悄悄繁殖,寻找能够走入人类社会的缝隙,寻找那个一号“炸弹”。
作者对于细节的描述和独具的意象类比太绝了。感染者流血时像一个生锈的水龙头在不停干涸地滴水,大大小小的淤血块入侵全身各处堵住能够堵住的各个地方,身体的器官液化,人格分裂,皮包着的液体,人未死器官却已几乎全死…画面感极强。书中还附带着人物的思考与作者的反思,激起了对于自然万物敬畏之心,结尾也是一个对人类的警钟。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