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辞职带14岁厌学儿子周游全国:世人都想拯救世界,你却陪我做咸鱼

作者:摇铃铛
如果有一天,你受够了自己的生活。
想要不管不顾的丢下一切,代价是可能会赔上自己的前途。
你有这样的勇气吗?家人会支持你的决定吗?
前两天,铃铛看到一则新闻。
辽宁有一位父亲徐先生。
因为14岁儿子厌学,果断放下事业,说服家人。
开着房车,陪伴孩子游走中国,“让他重新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https://v.qq.com/x/page/w3220wcwejy.html
大多数人看到新闻标题第一反应,这家长是不是疯了?
14岁,才初二。还一年就中考了。直接不学习出去玩,这爸爸是要作大死吗?
包括我当时也这么想。
但等我真看完视频后,有种说不上来的心情。
01
视频里有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就是这个14岁男孩站在河边举着相机,试图拍下日出的背影。
画面很松弛。
是马上临近中考的孩子绝对不可能达到的松弛。
画外音里,是爸爸在开心的说,“昨天晚上给孩子讲了些摄影知识,今天早上很兴奋的说要实践一下。
不吹不黑的评价,拍得还真不错。”
那个语气,让我想起小学六年级参加完毕业典礼后,我只拿到一张鼓励性质的奖状。垂头丧气的跟在爸爸后面走,他却在遇到熟人以后兴高采烈的对人家炫耀着。
我转悲为喜的抬起头,那是我贫瘠的前半生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第二个场景,是父亲和儿子在房车里面对面看书。
我特意暂停盯着这一幕看了很久。
车窗外黑漆漆的,他俩在暖黄的灯光下没有交谈,只是安安静静的翻着书页。
没有各自低头玩手机,没有焦虑的赶作业。没有第二天一觉醒来又要去学校的压抑,也没有成年人堆积如山的工作和客户电话。
只有久违的安心和平静。
那场景让我想起很小的时候,我总是期待晚上家里停电。
因为这样我爸妈就能陪我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起聊聊天,而不是出去打牌。

这对父子,在旅途中相依为命。
一起在深更半夜打开后备箱修车,一起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蹲着拍照。一起在景区重重的摔下酒杯,儿子恶狠狠却又解气的表情,就像把自己的压力和不开心全都摔出去了一样。
视频结尾,爸爸搂着儿子笑眯眯的问,这一路已经走了26天了,非常顺利对不对?
我以为总该说两句学习了吧。他却绝口不提,只说想用朝夕相处的方式跟孩子距离近一点。
爸爸和儿子击掌的时候,男生对着镜头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我能感觉到这个爸爸在心理上靠近孩子做出的努力。他在试图告诉孩子:
你很重要,你的情绪也很重要。
学习可以放一放,此刻,我只关心你自己。
写到这里,我甚至觉得喉咙有些哽咽。
不知道多少人会在心里,默默羡慕这个孩子。
02
其实,铃铛之所以写这篇文章。
是因为看了知乎这个问题下的一些高赞回答。
里面很多人都在酸,都在骂。
说这个父亲不负责任,在孩子升学阶段放任他出去玩,耽误他宝贵的学习时间。
说现在有多高的阶级壁垒,如何的阶层固化,想要成功大部分人都只能通过学习这一条路。



我不否认。
父母在说“我是为你好”的时候,孩子未必不懂。
但是他现在能感受到的只有窒息啊!如果上面这个男孩厌学情况不严重,爸爸也不至于辞职带他出去旅行。
对于那些绝望孩子来说,他们现在根本看不到什么所谓的未来和前途。
他能看到的只有,我第二天真的不想去学校了,我再去上学我就要死了。
我很明白这种感觉,因为当时的我也是如此。
但我熬过去了。朋友家长辈的孩子,却没熬过去。
(截图来自朋友和我的聊天)

大人们总说厌学就是矫情。觉得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
还不能喊累。一喊累,大人就会说我挣钱不累吗?
是,只要有人比我更惨,我就没资格说自己惨。
可为什么厌学就是矫情,大人不想上班辞职就很正常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做的事情。有些人是唱歌,有些人是跳舞,有些人是运动,有些人是学习。
也有可能,他只是正好处在情绪的低谷期。他已经给自己鼓劲了一千次,但是这次他真的不想再死撑了,想躺下来好好休息。
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的资格呢?为什么就连父母体谅他的痛苦,都要被批评。
我不懂这么温暖的一个新闻为什么会被骂。
只是单纯觉得,那个让儿子休学去旅行的爸爸,不是真的打算劝他放弃学习。
而是愿意陪他一起蹲下来,从而一眼就窥到了他的崩溃。
03
所有人都在内卷。
你不加班,996和007的同事会逼着你加。否则按时上下班的你,一定会被淘汰出局。
你不鸡娃,疯狂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其他家长会逼着你鸡娃。50%的升学率,谁都担心自己家孩子会去读职专。
我能理解这种焦虑。也不否认,想要跨越阶层,寒门学子最大的捷径就是学习。
但我真心觉得,当你觉得下一秒就要猝死了。
就停下来五分钟吧,世界不会爆炸的。
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无休止日夜运转的机器。
成年人受不了996,随时可以辞职,只要有存款。
孩子怎么办?能对父母说“我不想上学了”,直接撂摊子吗?
他们不能说,父母也不可能会同意。只会劝你忍忍,再忍忍,“都是为你好”。
直到忍出抑郁症,狂躁症,焦虑症。不是在沉默中灭亡,就是在反抗中被送去给杨永信电击。
升学对我们来说,到底是人生的过程,还是人生的目的?
铃铛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在提倡家长们,孩子厌学了就带他放弃一切去旅行。
而是想让大家知道,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全世界。
如果连父母都不愿意想办法帮自己走出阴影,摆脱困境。而是给予更大的压力,甚至傲慢的横加指责。
那么孩子选择走了绝路,你也没资格批评他脆弱。
很多父母说,你优秀我就爱你,你成绩好我就爱你,你听话我才爱你。
还有些父母却在说,我担心你的情绪,我希望你快乐,我当然希望你努力,但是偶尔当条咸鱼也没关系。
在这个普遍焦虑的时代,最动人的不是一句干巴巴的“加油,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行!”
而是有个人真心实意的对你说:
“你可以不那么拼,累了我就陪你停下来,休息一下也可以”。
铃铛很喜欢的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里有这样一段台词。
作为家长,我们总以为自己给予孩子的是最好的,却不知你所给的是不是孩子需要的,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育?
答案是,孩子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勇敢面对这个世界、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教育。
是的,这些都是比学习重要一万倍的东西。能让他在结束了短短十几年学生生涯以后,还能继续找到活下去和快乐的理由。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如果这一秒,竟然发现自己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找不到。
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世界不允许所谓不努力,不上进的人存在。说白了,这个社会不允许人当一个普通人,当一个普通人就是失败的。」
但大多数人,如你,如我,却都是普通人啊。
-END-
首发:公主号“摇铃铛”
作者:摇铃铛
转载请联系,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