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下的幸福故事 ——电视剧《幸福里的故事》有感
——电视剧《幸福里的故事》有感

“幸福是白塔到红墙的距离/幸福是这时的我,那时的你/哦 幸福是拥有太多的风景/还是在这里笑着把你的梦握紧……”
近日,在腾讯视频中追完了由杨亚洲执导,李晨、王晓晨主演的京味新剧《幸福里的故事》。该剧真实再现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下,胡同青年李墙、陈瓦儿从相识相恋到相亲相爱的成长故事,有着浓浓的年代感和人间烟火气,也通过这个幸福里四合院中寻常百姓的人生故事折射出改革开放后首都北京乃至伟大祖国发生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
这部电视剧以北京的白塔为标志性视觉符号,以幸福里的四合院为主要载体,讲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故事和亲情往事。为了喜欢的人,胡美华追李墙,爱的不管不顾,送吃送喝,洗衣洗袜,俨然如同一家人。同样,为了追陈瓦儿,李墙也是倾其所有,为了陈瓦儿高考复读学费,他下煤矿挖煤,为了陈瓦儿考上文工团,他动用所有社会关系,在陈父的百般阻扰之下,他依然爱的始终如一。陈父离世后,他又主动承担起两个家庭的重担,当他的发小们都外出淘金闯荡世界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时,他依然坚守在四合院里,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家庭主男,操持起两家人的吃喝拉撒、日常起居。这段守家舍业的过程也是见证爱情力量的过程,更是磨砺人生、见证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人公李墙从一个年少轻狂、玩世不恭的北京青年逐渐蜕变成为了一个勇于担当、有情有义、执着如一、顾全大局,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北京爷们。
一个幸福的家庭仅靠爱情,而没有事业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李墙走出了幸福里,南下深圳创业,通过他在飞燕环球贸易公司的求职、离职、回归甚至挽救公司于危亡的这段过程,充分释放了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那就是他的厚道、他的诚信,他的智慧。这个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比如姚大爷的“西瓜泡沫”,告诉人们生活永远是甜的!
为了增加戏剧冲突,彰显戏剧张力,电视剧设置了杨飞燕北京来访送钱、开公司后再李墙家中说醉话,甚至不惜让四合院中核心人物金大妈退休当天为救陈母见义勇而负伤牺牲的为李墙和陈瓦儿的婚姻出现信任危机,先后经历了四段离婚风波。
总而言之,有着近40年时间跨度的年代剧,该剧剧情前半部分生动有余,而后半部分则打磨不足。但有些桥段颇为突兀。比如陈瓦儿深圳出差让李墙两次发誓如有背叛,全家人不得好死;后来陈瓦儿北京创业开饭馆也很少经营,剧情收尾也有些局促,李墙如何创业开公司一笔带过,直接跳转为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等等。
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剧末,电视剧继续沿用了“大团圆”式的收尾模式,符合了国人普遍的审美心理。走过了40年风雨人生路,李墙和陈瓦儿再次走到了一起,失散多年的弟弟终于找到且成家立业,胡同里的胡美中与李大胜、胡美华与吴西凯、以及许卫东与喀秋莎四对家庭也纷纷收获了各自人生路上属于自己的幸福故事。
《幸福里的故事》作为一部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京味年代剧,通过对凡人故事的娓娓道来,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为京味剧作贡献了新的气象,增添了新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