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开始了”?
水成岩
文本
- 小说《花近江国》第一部 · 第一章
- 广播剧《花近江国》第一季 · 第一集(上)
以亲历者的语言断片将年表纪事“人化”——开头已见功力。
史上的(又)一次南北约盟由宰相文僖于议和现场宣告来,一点提顿,动魄惊心。
新增黄雨频举家殉城前同包永寿(合适!)的对话:多么令(文)人会心的修辞性表达(“族类的落日”之叹,古今相通)。
至于那一声“永宁——” 大石碎胸口,实在已经什么都不必说了。
原著首章“心花”可谓衬托笔法的水成岩:在在爱意由一人激活,而他熟练地切换情态、因时因地制宜——屈方宁的魅力便从人物之间辐散至页外读者。
听觉艺术文本则给正侧面描写以新的平衡:若苏厄拙笨的热忱、桑舌细腻的羞怯、小亭郁璞玉浑金的痴情、屈林游戏的简傲与凶悍,CV老师们表现得恰如其分。君心不雨老师中慢速、拖长小句尾音的一贯处理,实现了有效的“亭郁节奏”,格外动人可信。而李鋆诚老师以出色的语调变化各个接住:待小铁匠泰然,当药师孙女朗然——对良朋稍微着意撩拨(友善的坏心眼);应小将军以静默温柔,事小王爷以沉稳驯服——养桥梁以知己知彼的妥帖。
承接序章里王章见证和讲述的“奇观”,这组层累的刻画将屈方宁还原/丰富为“妙人”:一个将继续扩展与深化的形象。
小说第十章“花时”,乌兰朵公主亮相秋场大会,草原人群痴醉地想起牧羊姑娘的传说。
为什么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变成牲畜也没有懊悔?
如果说这“血腥又美丽的传说”是孔恰对(王洛宾采编的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造性化用,那么本集若苏厄自言自语的设计则是对二次原典的创造性地挪用。
它如此贴切,因为牧羊女传说的再现是花国的“垂鞭”意象之始;这意象即将被屈方宁(独一无二的、永远的“达慕”)重构,经由路人与爱人的重述,成为这个宇宙的生命线。
对小说读者而言,听若苏厄问羊羔“你后悔吗?”于是成为一种提前唤起。这是《花近江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必说、不可说,也注定不安息的问题。
2021-01-09
收录于:花过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