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秒钟》影评——张艺谋的情与伤
这是一部有温度的电影。有贴近现实的抒情,而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张艺谋团队,试图把上个世纪的胶片年代,用数字化的编码重新复活在荧幕上。
他们做到了。
开场,西北沙漠(剧中反复出现)的巨大荒芜,瞬间把观众躁动的心压下来。风擦出沙漠表层的沙粒,让沙如扭动乱窜的银蛇吞噬一切绿意。没有外星入侵、英雄激战、史前巨兽。张艺谋从开始就宣告:这是一部反映时代的片子。

时代的粗糙,时代的简单,时代的人情,时代的荒凉——跟随主角的视角渐次展现。风沙扬在我们的耳膜心肺,嘶嘶。
电影的选景、布景、服装、道具,透出一股厚重质感的旧。每个人身上都染着土灰,嘴角边干着油泼辣子的油脂。每个人的生活也都积着土灰,冗长、琐碎、单调又平凡。看电影成了精神上唯一的一抹亮色。光如清水从屏幕里的人物表情中一缕缕流出来。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洗胶卷。小镇人民齐心协力,只为修复一卷被驴车“开膛破肚”的22号新闻简讯。台上,范电影带领大伙先用蒸馏水初步冲洗,再用棉布蘸水柔柔徐徐地擦。错综的胶片如幽暗的藤蔓被橘灯镀上碎叶的光斑,很惬意地挂在杆子上休息,它享受着被人们细心照顾的安适。
随后一帧帧画面神奇地清晰起来,也许那个时代就是一卷需要被耐心擦拭的电影。一代人对电影的憧憬和热爱,都藏在每一秒的光影流逝中。
台下,已有早早搬凳子来看电影的人。我认出其中一把长凳,像我奶奶从我童年里搬出的那一把褐色木凳。
我的思绪钻入了童年的电影院并坐好。幕上放着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宝莲灯》。我回头颙望放映机投射的清冷光路,灰尘在光中安静地移动,像一堆写坏的句子,被光照出了物的形态——大伙儿用手跟着学,白鸽、小狗的剪影,热闹地在布上驳杂。当我坐端正,已是2020年的《一秒钟》。感谢张艺谋团队,让我童年对电影的爱,从屏幕里向我走来。
此片因为要过审,被剪得有些支离
但如一封有温度的胶片情书,哪怕被剜去许多美好的形容词
你也能读出它的毫无掩盖、炽烈单纯的爱意。
作者:温伯雪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60bb892da3c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