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写作总结
查看话题 >这一年,我从大理回到成都,写下那些闪光的人,困顿的人

我在6月底回了趟大理。回去处理种种事情,见见朋友,在苍山下洱海边汲取些力量。也开启了2020年下半年的美妙时光,重新获得力量和希望,和这个世界建立起更加深刻和广泛的连接。
岁末的一个下午,我坐在成都的咖啡馆,想到这一切,心里涌起暖意和热情,想要写下2020年那些带给我力量的人与事。

01
大理是能拯救我的,一个热切地喜爱着它的山山水水的人。有过无数次类似的经历了,在城市里跌跌撞撞、被消耗到浑身无力之后来到大理,不久便重新回血,拥有了活着的喜悦和快乐。
那时我住在洱海边的小房子里,每天自己做饭,傍晚去洱海边散步。那样的日子,哪怕什么也不做,只是坐在湖边,看对岸苍山的云朵变幻、群山连绵,也能在湖光云影间将自己消融,只感受到美的存在。


然后,好像一回到大理,就会有美好的相遇,有好事发生。是因为这里灿烂的阳光,凉爽的气候,群山连绵,云朵迷人,梦幻般的场所,人也会变得舒展吧。
所以看到戈娅和她创办的自闭症支持中心、和那些老师孩子们相处时,我是那么感动。这些特殊孩子有着与众不同的行为与语言方式,时常让人笑起来(比如有个孩子一看到红牛瓶子就要开始唱歌,雷打不动)。
但更多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艰难,家长和老师们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精力钱财去照顾他们,而且可能一生都是如此。
却又庆幸他们是在大理。孩子们在山水间活得自在舒坦,爬山涉水,捡垃圾买东西,不会被人们另眼相看,反而会得到很多帮助和扶持。那是在一个舒缓的、贴近自然的地方,会有的耐心和包容。(相关文章:《带着自闭症儿子去大理,一位单亲妈妈的绝地重生》)

大理,总是让人看到世界的另一面。不以功利为目的,更符合本心地活着。
就像我的大理朋友们。拍片子,做民宿,养孩子。既在谋生,也在生活,不急不慌,不被裹挟,一点点做。和他们呆在一块儿,我总是很喜悦,也平静。就好像,世界的尽头在此,不用再远行了,我们就是应该如此在山下生活,喝酒,旅行,谈论世界与人。(相关文章《在大理,那些退出内卷的人》)
对了,还认识了小哥哥。小哥哥还年轻,24岁。第一次见,他的眼神里闪耀着光芒,单纯、喜悦、羞涩,一瞬间就打动了我。
第二次见,喧嚣吵闹、人群涌动的菜市场,看着他从人潮中走来,高高壮壮的个子,白色T恤,黑色短裤,一双板鞋,神色坦然,眼神单纯。“真是一个阳光少年啊。”我在心里感叹。
那之后好几次,我们在洱海边散步、在古城行走,他走着走着就会转过头来看看我,眼睛里都是喜悦的光。

有时和他一起坐小巴,路上一人一只耳机听歌。不用说话,只是看着高大的苍山和山上的云从窗边掠过,听着旋律在耳边回响。那时我便知道,这样美好的时刻稍纵即逝,永不复返,当铭刻在心。
有时听他讲工作上的事情,一个刚刚从学校出来两三年的年轻人,如何在社会上去学习、察言观色、做好手头的事情,如何对阴暗面感到无奈却又要保持自己的本心。不容易,却仍保留着山下长大的孩子的质朴单纯。
我总是感叹,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经历和体验,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动人的。有幸能够见证一个人真实的喜悦和笑容,一个少年的坦率与敞亮,被人温柔以待,是我生而为人的幸运。
这个世界上没有结果的事很多,被浪费的生命与时间更是难以计数,而只有你体会到真实,体会到另一个生命的美好,才会真正感觉到活着。小哥哥,我仍在远方祝你平安顺遂、喜乐安康。

02
下半年,和很多人聊天、采访。都是被困住的人。住在烂尾楼的人们,在抑郁症中挣扎过的人,负债累累的年轻人。
他们都过得很艰难。我想,大概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暗夜中流过泪、痛哭过,有过对人生悲观绝望的时刻。
而在困苦的另一面,却是他们为活着所做的努力与挣扎。住在烂尾楼里的人们,是这个社会最普通的人们,为了买房倾其所有,最后却一无所得、背负债务。但他们却可以在尚未完工的房子里,带笑带泪地过日子,一度也用他们的坚韧与顽强,在八月底换来了房子复工的希望。
(2020年十月,房子又停工,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求助与尝试。相关文章:《冬天,烂尾楼的女人们》)
患抑郁症的人们,走过了非常黑暗的过往,甚至差一点离开这个世界。最后能走出来,都是被那些细微的人与事拯救。在医生和药物的治疗基础上,手鞠球的细致与美好,对甜品烘焙的热爱,母亲的关爱,朋友师长的友善……人类社会的美与善意,才是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和支撑。
(相关文章:《她被手鞠治愈,那门古老而悠远的手艺》,《在甜品店打工后,我从抑郁症深渊走出来》)


负债累累的年轻人,被很多人指责、谩骂,人们说他们“活该”、“自作自受”。我采访的时候,有人会警惕地先问:“你是带着什么立场来的?”
我本诧异,为什么会这么问呢?当文章出来之后,看到许许多多的评论,才知道这样的警惕是有原因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去了解事情的原委、倾听他人的声音,反而热衷于指责、批评。
我想,即便是批评,也首先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父母亲人朋友更有这样的资格。而作为采访者的我,想做的只是倾听、了解,道出故事的原委。若能呈现一点点缘由、弊病,起到一点点社会警示作用,就够了。
(相关文章:《这届年轻人,正在被债务掏空》)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黑洞。怎样能尽量走向光明,不被黑洞所吞噬,或许是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困境。有的人幸运,被爱,被保护,被支持;有的人不那么幸运,被抛弃,被冷对,被伤害。
陌生的人们,不要对不幸的人扔石头。
我也感谢这些困境中的人们,愿意向一个陌生人开口,讲述自己的悲伤往事。但愿你的讲述、我的倾听与记录,能够有一丁点的作用,让光透过裂缝照进来。

03
2020年最后一个月,开始在成都安稳生活。出师不利,一切尚未就绪的时候,就削伤了自己的手,去医院缝了针,元气大伤。
我是很怕痛的人,任何身体上的伤口、疼痛都避之不及,像生孩子这样的事情想想就觉得可怕,只想远远地避开。(生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此处不展开。)
这一次的受伤,或许是我几十年人生里最重的伤之一。新买的砍骨刀重重地划向手指,随之而来的惊惶与涌动的鲜血,在医院用碘伏清洗伤口时的疼痛和尖叫……
一切已是过去。可这样的意外与伤口,却会在疼痛与做梦一般的惘然消失后,带来意想不到的思索与变化。
可以的话,我当然不想要这样的意外。但一切发生了,无法逆转。然后呢?
然后并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和领悟。只是经历了一场小小的灾祸,还是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怨不了谁。
但,又好像经历了这样一遭,身体承受了意想不到的伤口和疼痛,心里却少了一些恐惧和害怕。或许,是突如其来、怕之又怕的肉体疼痛让我意识到:哦,最害怕的事情是这样,过了也就过了,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完了你还是活着。
好像,就变得更坚强了一点点。会更大胆地往前走,走向未知的地方。你可以承受风险与疼痛。 就是这样吧。


如今我生活在成都,老城区一个非常有生活气息的街区。窗口都是树,坐在房间里时常听到外面走街串巷的商贩们的喇叭声,“豆腐干儿,麻辣豆腐干儿,好吃得很!”“收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热水器。”“磨剪子,菜刀”……
日复一日,城市里平淡而烟火的日常。却在假以时日后,因为这声声叫卖,因为我时常在城市里徒步行走,买菜,做饭,步行去和同学们聚餐聊天,去博物馆,去杂货店,去咖啡馆工作,而渐渐具有了生活的气息和安定的力量。



最初的惶惑消失了,“我在哪,我在干嘛,为什么会在这里”——换一座城市生活时常会有的迷惘被一种确定性、必然性替代。你在成都,在家乡城市,四周是熟悉的方言,是火锅店、钵钵鸡、麻辣烫,是茶馆、酒吧,是人们脸上的自在淡然,你爱这样的地方。时常可以回家,几十公里外的父母家,然后带着家里的香肠鸡肉新鲜蔬菜回来。
然后你将继续探索故乡和远方的迷人世界,写下更多给人以力量的人与故事。而大理,永刻在心,是永远离不开的地方。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20篇内容 · 15.4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149篇内容 · 13.6万次浏览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240篇内容 · 194.8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821.9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335篇内容 · 1225.8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120篇内容 · 81.1万次浏览
- 梗图续命,笑到通气30篇内容 · 104.6万次浏览
- 我最喜爱的成龙电影新7篇内容 · 1354次浏览
㊗️2021年一切顺遂,平安喜乐~
很安静的看完了你的这篇文章,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真的真的好喜欢大理
太美了,这幅图
字里行间透露出人间烟火味。
也想去趟大理住一住你曾经呆过的房子
不知道小哥哥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一方面被你珍惜了他的纯和真实,另外又被分了手
我的窗帘和白纱+孔雀蓝,好美
想知道作者是不用上班的么?好羡慕这样的人啊,不用朝九晚五也可以负担的起文中描绘的生活
「内容不可见」
安静平和 你的文能传递安定的能量 也能感受到你的生活状态 有缘回到成都生活的话 真想跟你做朋友
「内容不可见」
喜欢
那个时间我也在大理
我们也是离开广州的家,在大理生活着,广武路开了个酸奶铺子,不急不忙…
点赞👍 好久没有在豆瓣看见这样的文章了。
你就回成都了吗
可能我有点儿怪,不喜欢蓝天白云。就喜欢阴天和雨天。家人20年前就在云南打拼,我还是回四川读书工作,在高新南居住和工作,周末回都江堰,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刚好那里阴天更多。作为实33,虚34,晃35,毛36的人,36岁后准备离开现在的岗位,去为基础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历尽沧桑还有一份真诚。
感觉你是小姐姐
同在大理,同在洱海边生活的人赞一个。
很有意义的生活呀
感觉自己有同款四件套和床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