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序言
1.有能力的话要去读英文原版书
这本书实际上是查理身边的编辑考夫曼写的,又被李继宏再次翻译,方才是我所看到的版本。
可想而知经过两次的整理和分析,可能会有一些思想是不完全一致的。虽然想拜读原版,但无奈没有阅读英文原版的实力。当然很棒的是,无论是撰写者还是译者都曾与查理长期的合作,在其指导下工作,所以有点像是弟子为老师著述。
2.迟到的背后是对时间缺乏控制,不自律会容易自己主动把时间切碎,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在前言中,有关注到李继宏(译者)和查理相处的一些细节,很触动我。
第一个就是查理几乎从不迟到。“查理与人约会一定早到。到了以后也不浪费时间,会拿出准备好的报纸翻阅。”有时候迟到也会向对方多次道歉。
其实我是相当爱迟到的人,似乎总要迟到那么两三分钟,我才舒服。这就导致有时候做事忙忙活活的,没有充分的准备和冷却时间。虽然知道很多名人都表示不爱迟到,但我似乎在生活中没有刻意贯彻过这一行为。
我开始思考迟到和不迟到的区别。我在想,迟到其实侧面表明了这个人对时间缺乏控制,甚至是不想要控制。放任时间就这样在指缝中溜走,把时间切割成了很多碎片,组装进自己的生活中,而却失去了大片大片的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
3.我的不自律大多数情况是有头无尾,这导致事情没有结果,自然就没有收获。
自律是非常关键的,虽然我常常想自律,包括我在一些心理测验中,侧面表达我最羡慕的人就是自律的人。但自律对我始终是困难的事,我不是特别有毅力的那种人。如果前期的热火一过,我很容易迅速冷却,这就会让一些事有头无尾,自然而然也就是付出了,但是没有结果。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个是前期做事总是会把目标放很大最终实现过程出现困难就会退缩,一个是做事情不能单纯靠热情,是百分百要付出努力才行。心理上的退缩和精力上的付出逐渐扩大结果却没有那么快明朗,就会导致对一件事情快速热忱又快速放弃。虽然我常说要游戏化,但是现实生活的游戏化难度是很高的,因为大多数目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达成,也不会每达成一点东西就回馈一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一定要设立小目标,小回馈,给自己打气。
“查理一生研究人类失败的原因,所以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基于此,他认为人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一生不断提高修养,以克服人性本身的弱点。”
4.能把不同学科、方向的思维方式融会贯通真的非常重要
“与巴菲特相比,查理的兴趣更为广泛。比如他对科学和软科学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强烈的兴趣和广泛的研究,通过融会贯通,形成了原创性的、独特的芒格思想体系。”
这点是我切身感受,因为人类发展到今天,各种模式、思想无穷无尽的,学都学不过来,与其想着自己开创什么,不如先学习各个学科的思维模型,然后融会贯通,很多事情会更好解决。我觉得这就是心智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大多数人能够“偷懒”的好办法。即把A模式复用在B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和A相似,但却更适合B。
5. 精力和智力是天生的最大武器,不能放过甚至要不断锻炼
“查理天生精力充沛。查理72岁~87岁的十几年里,精力完全没有变化。永远是精力旺盛,很早起身。早餐会议永远是七点半开始。同时由于某些晚宴应酬的缘故,他的睡眠时间可能要比常人少,但这些都不妨碍他旺盛的精力。而且他记忆力惊人,我很多年前跟他讲的比亚迪的营运数字,我都已经记忆模糊了,他还记得。87岁的他记忆比我这个年轻人还好。这些都是他天生的优势,但使他异常成功的特质却都是他后天努力获得的。”
我个人的感受就是有时候虽然要拼努力,但是精力和智力真的极为关键。好的精力和记忆力,所带来的事情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感受到自己的精力在下滑,智力出现停滞(可能由于所获取的信息过于狭隘)要想办法修正,否则很难在此基础之上获得一个好的结果。有时候懒人真的不是自己想懒,意志力可能是有的,但是扛不住生理意愿(也就是精力不足)。
6. 学会融入生活,观察他人,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
“查理说:“我一辈子想要的就是融入生活(engage life),而不希望自己被孤立(isolate)。”查理最受不了的就是因为拥有了钱财而失去与世界的联系,把自己隔绝在一个单间,占地一层的巨型办公室里,见面要层层通报,过五关斩六将,谁都不能轻易接触到。这样就与现实生活脱节了。”
“有一次他去西雅图参加一个董事会,依旧按惯例坐经济舱,他身边坐着一位中国小女孩,飞行途中一直在做微积分的功课。他对这个中国小女孩印象深刻,因为他很难想象同龄的美国女孩能有这样的定力,在飞机的嘈杂声中专心学习。如果他乘坐私人飞机,他就永远不会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普通人的故事。”
我几乎一直想逃离现有的生活,觉得现在的生活与社交(尤其是与同事的、不熟悉的朋友的、亲戚的、陌生人的)很枯燥也很无趣,很难从此获取到什么东西。但我意识到这是错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境,要能够从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问题和长处。
一方面他人的一些行为是否值得借鉴或者避开,一方面他人对你的看法是否更加真实。
好好审视社交关系,我想指的不仅仅是审视对方,更重要的也是站在双方的角度上互相观察和发现,认识到优缺点,然后合理而自然地改变。我想爱因斯坦的话没有错,解决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不如从观察生活开始。
7. 我的剑留给能够挥舞他的人,“获得”的最好方式是自己配的上
“比如,有人问查理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优秀的配偶。查理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她/他,因为优秀配偶都不是傻瓜。晚年的查理时常引用下面这句出自《天路历程》中真理剑客的话来结束他的演讲:“我的剑留给能够挥舞它的人。””
我觉得这段话非常有意思,其实解释了一些人的婚姻选择。
比如有些美女-富豪的组合,奶茶妹妹和刘强东,其实是很好的例子。刘强东是草根出身,努力找到一个漂亮的配偶在起初不是第一位的,但是后面当他逐渐有了自己的事业和金钱,自然而然可以配得上绝对的美女。同理,奶茶妹一定会找到一个不错的配偶,几乎是人人都能确认的事情,不仅漂亮而且有定力,不仅有定力而且有实力,清华毕业的美女,这两个标签分量之重,可想而知。
所以想找到一个优秀的配偶,把情感寄托于纸片人、言情小说霸总中,都不够现实。如果不够漂亮,至少要足够聪明,如果不够聪明,至少要足够努力,如果不够努力,至少要有些家世,如果没有家世,至少要有些漂亮。一无所有带来的只能是一无所有,尤其是在配偶选择这里,大部分人都不会失智一辈子。如果还单身,真的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现在的技术如此发达,就像是翡翠埋藏在深山也会被人窥探一样,所以要优秀起来先。
8. 不要自我放弃,提升自我修养,超越自己是一辈子都需要做的事情
2020年我经历了一个不太舒服的年份,上半年职场感受不佳,下半年降薪回老东家,感觉自己灰头土脸,胖了20斤,失去了很多自信。这一年我明显的感觉就是窝在床上看手机的时间特别多,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观察世界,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的不要再坚持什么或者突破什么。
完全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其实非常可怕,不仅仅是不努力的问题,而是在自己放弃自己存在的价值。
文中讲到查理芒格是个想当有“士大夫”精神的人,比较有普世情怀。我觉得,人人都想要做一些能够为社会发光发热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会让自己感受到舒服和价值(但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认识到,或者是无能为力)。
没必要想着“我自己都很累了还要管别人?”,因为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是可以带来“爽感”的。这种爽和常规的吃喝玩乐爽完全不一样,是一种值得铭记的感觉,但也是很多人终身都没有触及的领域。
冷静下来想一下,我真的非常想帮助穷人,非常想帮助流浪动物。但是我缺少什么?不仅仅是钱,还有如何把这些钱能正确分配,合理分配的能力,还有找到足量的资源并且运转起来的能力。我希望我捐赠的是有价值的,有回馈的,而不是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需要我要有足够的认知,那么首先我就要让自己能够达到一个“更高我”,通过对自己的不断超越,实现能力跃升,然后实现金钱和其他资源的调配能力,然后实现帮助他人。再通过这些帮助,完善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推动我继续前行。
9. 顺我,逆我,都不应该改变我,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某一期间的顺逆,而在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坚持
“2010年年初,与查理相濡以沫五十年的太太南希不幸病逝。几个月之后,一次意外事故又导致查理仅存的右眼丧失了90%的视力,致使他几乎一度双目失明。对于一位86岁视读书思考胜于生命的老人而言,两件事情的连番打击可想而知。然而我所看到的查理却依然是那样理性、客观、积极与睿智。他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消极放弃,在平静中积极地寻求应对方法。他尝试过几种阅读机器,甚至一度考虑过学习盲文。后来奇迹般的,他的右眼又恢复了70%的视力。我们大家都为之雀跃!然而我同时也坚信:即使查理丧失了全部的视力,他依然会找到方法让自己的生活既有意义又充满效率。无论顺境、逆境,都保持客观积极的心态——这就是查理。”
我觉得这也是查理在投资上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无论顺逆,脑袋保持冷静,积极寻找方法,心态保持平静甚至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