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很适合当一条咸鱼
Where all life dies, death lives
以前读到“少时了了,大未必佳”,总不由得心有戚戚焉,然而随着年岁增长,才知道那样的事情,才是人间常态。
又及知晓诗仙太白流传千古的名句背后,正是他散尽万贯家财后的人生履历,而杜甫对他一生敬仰,还不如汪伦的千金相赠,更能博取诗人的欢心,以《赠汪伦》的诗句为证,不见得是臆测多思,诗仙如他最不缺相知,而钱财总是令人欢愉的。
若以世俗眼光来看《红楼梦》里十二钗结局,说不定还不如天聋地哑生出来的小红,更比不上那些管园子的婆子妈。而《金瓶梅》里强横一世的潘金莲,更是结局还不如大婆子的丫鬟。
然而故事如果以婆子妈一生来写,岂不是现代版《鸡毛飞上天》的励志创业故事了。
将书画与草纸比较实用性,将玉石如瓦砾般垫床脚,那确实牡丹给牛嚼了,反而不如干草饱腹。
教育的功用本来就是教会人领略无用之美,但偏偏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就是要有用,人人都有用,事事都有回报,就连咸鱼也要抵三日饭,才是一条好咸鱼。
苏东坡是一个少有的妙人,上一个如他一样能入世的人还是王阳明,然而王阳明到底文学上贡献不如他 ,其实再往上倒腾就不免发现,孔子,老子,都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大概也不能遗漏了墨子。
提到苏东坡少了提东坡肉,然而东坡不但能入庖厨,还能修得了西湖的堤坝,总能于逆境中找到乐趣,并且宛如将四处奔波劳碌,都当做诗词的粮食,这份胸襟确实是出世的。
但如果有得选,不知道是不是宁愿少一些绝句 ,多一分安宁的 ,但是人生常常就是没得选的。
我愿用我讨厌之人去交换我余生的幸福生活,然而对方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