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日记(三)
还是冒着雨去了涠洲岛。几个朋友都因为各自的原因返程了,旅行只剩我一个人,于是又开始悄悄策划暴走的路线。去涠洲岛船票有些贵,同等的价格已经可以买到去海南的轮船。虽然已经去过不少海边,依然向往去一次小岛。时值淡季,上岛轮船依然坐满了游客,所有人都在期待自己的海岛之旅。据说最旺季的时候小小的岛上大约会有三万游客,现在的话受疫情影响,按船班次推测大概也就三千游客吧。 我找了一家在岛西边的小客栈住下,客栈在滴水村里,整个村子显得比较简陋,小客栈林立,电摩穿梭在弯折的小路上,路两旁多是青翠的芭蕉树。初上岛,方觉的涠洲岛的面积还是挺大的,环岛一周估计得有四五十公里了,靠行脚显然会有些不方便。岛上也有公交车,但是发车时间间隔很大。攻略都推荐租一辆小电动车,但我还是决定多走路即使慢点也无所谓。 整个涠洲岛是一个火山遗迹,在岛最南端清晰可见火山岩形成的凹洞和石坑,这里被开辟成了一个专门景区,景区大门口,穿着橘黄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劝诫游客搭乘20元的小巴士免去行走之苦。涠洲岛旅游开发公司正在景区内修葺各种纵横的栈道,这些栈道伸进海里穿行于岩石间,显然也成为了海岸突兀的存在。这样的旅游真是一个矛盾,为了便捷而选择方便抵达的目的地,看到的就会是不那么天然的二手景色。我想起张家界的游览经历,我沿着山脊的石阶一步一步网上登回望着矗立于深谷的一座座石笋渐渐远去或是变低,九牛二虎之力爬至山顶满眼却是人满为患的观景平台和热闹的餐饮店,诚然山顶有着绝佳的观览位置,但坐着直升电梯扶摇直上获得的游览乐趣似乎比一步一登要少了那么一点。 不过即使小岛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以及头顶的天空阴霾仍然挡不住涠洲岛大大小小海滩带给我的惊喜。西边的海滩上有许许多多小珊瑚碎片和贝壳,随手拾起来似乎都可以当作大海的纪念品。傍晚时候,夕霞染红厚厚的云彩,渔船在远处仿佛油画上的一抹剪影,浅蓝色的清澈海水晃动在余光之下。花了十块钱买了一份虾饼和墨鱼丸子,我坐在沙滩上静静看着一切变暗下来,望着远处渐渐消失的光彩,初冬时节南方的海边落日,多了些寂寥的气氛。 第二天我起了大早准备往岛的东边走,目的地是东边的五彩滩。天空依旧是阴沉沉的,海滩到处都是海水侵蚀出的石坑和石阶,因为没有了阳光,五彩滩黯然失色,我漫无目的走在失去光彩的海边的石头上,身后的游客渐渐缩小,海浪拍打的声音渐渐清晰,小雨一阵一阵来了又去。走着走着看见有画家在写生,在他的画板上的海上凸起的石头惟妙惟肖,天空却是晴朗的蓝色。我就这样一直从早晨走到了中午,走到了贝壳海滩,天空突然放得很晴,眼前得海滩似乎突然换了一个面貌,变得有些浪漫起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从上海来得一个小哥,他说一定要带我去蓝桥旁边得海滩看看。他骑着小摩托,我坐在后座,穿梭过一条林荫道和土路,悄悄藏着一片几乎没有游客得海滩,天蓝沙白,让人几乎想要在海里畅游一番。我们俩走在沙滩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时而望着伸进海里得蓝桥,时而感慨天地之间难得的平静,只可惜明天因为天气原因返回北海的船只就要停航,今天下午就得返程,就此惜别。 如果让我闭上眼去回忆,我想我最终还是遇见了完美的涠洲岛,从丑陋的人工设施到天然的无人沙滩,从阴雨绵绵的礁石岸到阳光普照的蔚蓝海面,一个个散落在岛上的小村庄,一条条通往大海的小道,独自行走和路上的偶遇。为了寻找既定的风景,旅行有时会显得枯燥,还好有这些偶然的美好时刻,moments of serendipity,让人终日浮想。








© 本文版权归 Clairvoyant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