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当代书画名家·李军生

祝愿师友
2021元旦佳节幸福安康

艺术简介
李军生,1964年出生,河北文安一中教师,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廊坊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师从著名山水画家唐凤岐先生,白雪石弟子杜芳伦先生。
作品入展获奖情况
2007年河北省第二届职工书画展三等奖(河北省美协)
2007年河北省双拥书画展二等奖(河北省文化厅)
2007年廊坊庆回归迎八一书画展二等奖(坊市文化厅)
2008廊坊市首届中国画大赛二等奖(廊坊市美协)
2009《秋山秋韵》入选庆祝建国65周年河北美展暨十一届全国美展河北选送作品展览(河北美协)
2010《春风一阵山水秀》中国芮城永乐宫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节优秀奖(中国美协)
2014年《太行之夜》入选河北省庆祝建国65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览(河北美协)
2015入选第三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民族画院,甘肃美协)
2015入选沈商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展《中国书法报社》
2016庆祝中国书画报创刊三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中国书画报社》
2017文化中国浙商画院杯2017全国优秀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文化管理协会)
2017《静山静水》入选第三届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展(中国美协)
20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入选第四届中国廉政书画展(中国美协)
作品欣赏

△大山脚下春意浓 200x200cm

△.太行雪霁 200x200cm

△油菜花飘香的季节 150x200cm

△晨曦 96x180cm
默默耕耘平常心——评李军生人与画
文/唐凤岐
当今中国画坛承受着各种思想的冲击,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却又难免“争奇斗艳”“各显身手”,今天出一个“大师”,明天又出一个:大师“,在这种纷杂的局面影响下,诸多学者不知所措,我这里介绍的是一位在县城中学任教的美术老师,他叫李军生。在一次大型书画展览中,我发现李军生的山水画画得很好,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后又在展览会上我俩面对面,成为了朋友,也成为了师友吧。
军生长在一个军人的家庭里,随父母在三晋之地一居就是三十余年,在其古老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在大山环绕的怀抱中,他从少年时代爱上了大山,及至入学后,广临先贤画谱,铭记“师造化”“法心源”的古训,开始了对山水画的认知、领悟的学习过程。大概受军人家庭影响,他生性执,尽管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对绘画锲而不舍,多次进山写生作画,后来,入读师范美术系,通过了专业训练,使之对山水画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开端,调到河北省后,结实了诸多老先生,并受到了白雪石先生的学生杜芳伦先生的教诲,以及京津一代名家的指点,大有长进。

△寒林图 68x68cm

△山中拾趣 68x68cm

△屋前屋后遍地桃花 68x68cm

△秋牧图 68x68cm
军生的画,构图饱满,唯不喜欢空寂和简远,也不喜欢小情小趣,在一个大的宏观视角下,营造出一幅幅具有深沉感染力的山水画作品,并有意识的提醒人们大自然中的山舍木屋是一种人与自然的谐和。从“无为”开始,到“作为”绘画是军生的创作过程,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大山的留恋,再现了他少年时候的瞬间幸福,军生的父亲英年早逝,这给他的青少年心灵注入了坚强,使他进入了一种自立奋进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再现于他的绘画中,流露出来的是勇敢和刚强,山水画自古以来就不应该是单纯的表现客观的画像,它应该是一种人格、一种气质、一种文明和文化的载体,我之所以讲他画的好,也正是通过他的画使我了解了他的人品,又何须定画品呢?
中国的绘画,无论何种画法,都是从描绘现实世界中产生和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所以作者的经历、学识是绘画本身的基源,对掌握传统绘画和升华是不可少的,明初山水画家王履言及“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创作原则,正是想说明这个道理,应该强调的是因为个人理念不同、个人的经历尤为重要,对自然的观察所以也就有不同的结果和倾向。因此,客观的现实之美,倘需经过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理解及感受,重构那些客观的景物,使之符合自己的审美理念,画家应该重视客观自然的精神,又不被景物所奴役,是历代名家所实践的必经之路。

△山水小品(一)48x100cm

△山水小品(二)48x100cm

△山水小品(三)48x100cm
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而用墨能体现一个画家的才识和修养,与西画的用色而体现画家的才气是一个道理,传统用墨依笔而生,笔用得好,墨迹妙。军生用墨时,采用大小相间,先浓后淡或先淡后浓,干湿相济,同时破墨有致,他在处理浓与淡,黑与白,干于湿,墨与色的处理上呈现了自己的方法,使画面有光的感觉,同时,不失其华滋、润泽。军生善于用枯墨和焦墨,用积墨法代替传统的皴法,是他自己的特点。他的山水画中,看不出具体什么皴法,而所有的山石皴法都聚集他的笔下腕底,体现了自己的精神及客观物象的自我状态。

△山水小品(四)48x100cm

△山水小品(五)48x100cm

△山水小品(六)48x100cm
传统着色方法很多,大概分为填色法、嵌色法、墨色相融法、平涂法等。军生着色没有那么复杂,他只是在画的留白处略施淡色,而且,不超过两种,这样使作品墨与色相溶,不会出现“墨色打架”的现象,整个画面需要色,而不牵强或可有可无。此处单纯的设色也使他的山水画显得古朴、博大。
军生一九六四年出生,现正值壮年,希望他持之以恒,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洒播民族的艺术之种,为培养新一代努力工作。也希望军生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勇敢克服一切困难,把握自己的艺术命运,深入生活,观察客观本体变化,使自己的山水画不断升华。(完)

△湖光山色 136x68cm

△寄情山水间 136x68cm

△春涧 136x68cm

△淀上金秋 136x68cm

END
编辑 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