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南
我旅游所观的古迹最古老只至宋朝。这个是有点让人失望的事。唐及其之前的朝代,至少于我个人而言是比较不反感的。比如春秋时期的思想学派百花盛放,唐朝民风大气开放。中国的封建真正衰落是始于宋朝。但是我没想到,宋朝是中国现代生活线的基始。比如比较正规的科举制度,南向经济的繁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个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其他数学和科技方面,还有宗教文化等等的发展也达到一定的水平。 宋朝兵力孱弱的原因: 1.宋太祖发誓:“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但是却“杯酒释兵权”。 宋政失之于宽柔。 2.宋朝消极接受中唐、五代的教训,着重于推行文官政治,实行崇文抑武. 3.北宋政府通过科举制度、恩荫制度和其他途径,给予地主阶级成员以广泛的参政机会。 宋朝存在严重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导致其积贫积弱。 读宋史,我的心特别塞。 就算是政策宽柔,人的勾心斗角也从来没少。但是契丹人打上门,也没看你们多强悍啊。王恭是不是修道啊?不然为什么长辈要主席就给了? 宋朝是现代生活的基始。中国人现在的安逸和腐败其实是有源可溯的。经济发展得比较繁荣,物质和科技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就是不知道宋太祖他们是吃了什么样的历史教训,才会如此求安,并誓言不杀臣。 这个不杀,也许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个历史进步。你可以称之为文明。就比如现代中国人也是极少打打杀杀的。所以宋朝的很多状况其实是历史发展得必然吗? 人性可以是残忍狠毒的。但是一旦有了更多的物质享受和追求之后人就会变得懂得珍惜。毕竟打杀,是会破坏人的精神和心灵的舒适。 所以宋朝的历史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中国的繁荣和富饶。文明意识从原始的野性发展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体系。人的意识也有类似的趋安倾向。在这个时候,人对于野蛮和暴力是隐忍的。因为人的意识更认可另外一个文明体系。 历史的发展尚且如此。这么多的心塞,不满意。但是这是一个发展的必然。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是因为不可回头,无法修正。那么如何去 读历史?唐及之前,人可以溯源。宋之后则是像在看自己个人的发展历程。对于个人而言,过去往往不重要。不管有多难堪,多么难看,只要能一直向前走,永不停息,人就不会回头追悔遗憾。 在我看来,自宋以来的每个王朝都是每况愈下的。宋朝孱弱,元朝残暴,明朝扼杀新生萌芽,清朝中央集权最高峰。中国人汉族人最多,有没有人发觉汉族统治的历史才是正常的历史?但是宋朝和明朝,虽然社会各个方面发展较为完善,但是我还是嗅到了腐败的味。至于原因是不是就是因为封建的腐败,这个有待考证. 囧女士长得不美 但是囧女士偏偏喜欢照镜子 囧女士每次照镜子心里都想: “如果我的脸蛋跟红苹果一样红通通的就好了” 可惜,事情总是事与愿违 “起码你得有个漂亮的嘴唇啊” 囧女士就拿起了口红涂起来 苏州,印象 一个字,富。两个字,江南。 在我去过昆山的锦溪之后,苏州多了两个字,精美。 去了顾炎武故居之后,我对苏州人多了个印象:有点死板,僵硬。我想苏州人一定都拥有非常正点的大衣,颜色是黑色或者其它的纯色。 据我观察所知,很多在其它地方的人穿着显得不适合,凸出的,不和谐的,苏州人却能穿出霸气和硬气来。乍一看,苏州人好像挺老派的,不知变通。 其实不用赘述,都知道,苏州的特色都是由最大的原因促成的:富。 度娘上的苏州: 多水,导致文化特点是轻柔多变飘逸,精神文化的特点是连续性和断裂点相结合。 (丝绸) (文化发端于物质生产,源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结合,有的地区偏重于抽象和理性,有的则是片中经世务实) 人文是指对人自身价值的认可,对人自身欲望和需求的满足,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执于道,我的生活必如丝绸般精细,如江南丽景般婉约。 很多的死亡,纠结,懦弱,挣扎我见过许多。我开始厌恶这种死亡腐败的气息。 古代文人修身养气,其气可通天盖世。 (为何现代难以养气?) 人往往是多情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你可以为谁掬一把辛酸泪。但是那个谁往往已经不存在了。假定这个谁还能感知,估计也是无感的。因为最痛苦的那个时刻,真真切切的,只有自己一个人承受。这个情,细思有点可笑。起码对于作为某方面的领袖来讲是这样子的。但是这个情感是能支撑人的信念的。 做人,还是不要期待来生的好。 就好比鲁迅先生,无法改变自己的品格,很多人恨他,认为他不讨喜;而喜欢他的,不管外界怎么变都始终有一个坚定的立场。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能送一卡车的苹果给他,祝愿他身体健康----因为他太拼命了。我又常假设如果鲁迅先生生活在文明的现代,他是不是就可能只是个医生后者连医都没学,是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或者上班族。 很可惜的是人没有来生,有些事情只能成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