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情至善的《马里乌斯》
这仍是一部老电影。
马里乌斯是马塞港口酒馆老板塞萨的儿子。他从小便梦想成为一名水手,在大海中远航,到达很多他不曾去过的地方。
这个梦想致使他久久不愿向青梅竹马的女友芬妮求婚。芬妮想尽一切办法,并假装决定要和另一个人结婚,马里乌斯终于向芬妮敞开了心扉。马里乌斯一直利用芬妮的母亲去看望她姐姐的机会,在芬妮家过夜。但他内心非常矛盾,如果结婚就将失去唯一一次成为水手的机会。塞萨劝说儿子要对芬妮负责任。但芬妮明白马里乌斯的梦想,忍痛支持马里乌斯去远航。
在某天清晨,马里乌斯背上早已准备好的行囊出发,芬妮在酒馆内想方设法拖住不让儿子走的塞萨,终于伤心欲绝,晕倒了。塞萨呼唤着马里乌斯,但却没有回声。
以上是《马里乌斯》这部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主线,关于梦想与现实,爱情与婚姻,奉献与获取。
芬妮为了所爱的男人马里乌斯的梦想之实现,宁愿让他离开自己去远航。这样的爱充满了包容、理解、信任和无比的真挚。因为芬妮知道,如果马里乌斯没有成为一名水手,而是和自己结婚,平淡地过一辈子,对于马里乌斯来说,他可以暂时因为爱情而缓解对梦想的渴望,但这种梦想的不能实现只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马里乌斯还是会成为一名水手而离开,那时的离开就不可能对芬妮心怀感激。远航的途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诱惑,马里乌斯心中如果没有对芬妮的爱和思念,抗打击能力就会大大降低;二是马里乌斯一生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此郁郁终生,并最终怨恨芬妮对他的阻拦。
为了爱情的完美而暂时放弃在一起的机会,芬妮是聪明的。
这一主线探讨的是爱情。
电影的另一处充满魅力之处,则是对于父子情、母女情细致入微的刻画。中年丧妻的塞萨虽然没有想过再婚,但也有女友,每次他去和女友约会,总是不好意思让儿子知道,但马里乌斯早就明白也理解,并和来酒馆的客人们(也是邻居)调侃父亲的约会,这段内容非常精彩和幽默。
而另一方面,马里乌斯去芬妮处过夜,以为没人知道,但作为深爱儿子的父亲塞萨也从蛛丝马迹中窥得玄机,并也因此和邻居们闲坐打牌时边耍赖边调侃儿子的情事,但为了芬妮的名誉,也细致谨慎地不说明女方是谁。
而芬妮的母亲当知道女儿深爱着马里乌斯,而那小子似乎无动于衷时,立刻委屈地来找塞萨讨论两个年轻人的情感问题,让塞萨点拨一下马里乌斯,但又怕因为自己的主动而造成马里乌斯对女儿芬妮看不起,再三不让塞萨告诉马里乌斯自己来过,但马里乌斯正好回酒馆,两个老年人立刻假装在谈论如何煮一锅好汤。
最终,当提前回家的母亲看到女儿和马里乌斯睡在一起,立刻悄无声息地溜到酒馆,哭哭啼啼地让塞萨再次点拨儿子一定要和自己的女儿结婚。另一方面,又非常生芬妮的气,认为芬妮未婚前和马里乌斯在一起发生关系是在毁自己的生活……
这一幕幕精彩、幽默、人物个性鲜明的画面以及幽默睿智的对话,让观看者在忍俊不禁时又深深思索其中的人情世故。
父母与儿女的感情刻画在现今看来,仍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我们多少年轻人期望能有这样的父母,和父母之间成为朋友,互相理解和尊重,在必要的时候,父母总是会对儿女的人生选择做出必要的建议,但不会去强求儿女必须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这一条线索探讨的是亲情。
还有一个方面则是友情。马塞港附近的邻居,都把塞萨的小酒馆当作聚会和休息之处,邻里之间虽然会因为某些事情产生龃龉,但都不会记恨对方,过不多久就忘了,还在一起打牌,该耍赖的还是耍赖,该说胡话的时候还是说胡话,该拿某人开玩笑的时候并不介意当事人是不是在场……
这些无关痛痒的纷争在一杯酒、几句话中烟消云散,剩下的就是邻居间历久弥新的友情呈现,而且充分展现了当时法国南方海边小城的风土人情。
可以这么说,《马里乌斯》这部电影是一部至情至善之作,特别是对话的耐人寻味。这跟本片的编剧和导演帕尼奥尔本身是一个剧作家有很大关系。《马里乌斯》是其创作的舞台剧本马赛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芬妮》、《塞萨》。帕尼奥尔都拍成了电影。
如果有机会,我很想看看《芬妮》和《塞萨》,因为我对芬妮和马里乌斯的未来生活,以及塞萨以前和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塞萨和去世的妻子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塞萨会有一个情投意合的女友吧,那是个怎样的女人?马里乌斯是不是不久后就回来了呢?他的远航曾遇到什么样的事?他和芬妮肯定是会结婚的,那他还会再去远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