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远方
从县城向北十几里地,在颍河的第三道弯折处,河岸边伏着一排排杨树,近水处,多有小片的芦苇,这是儿时欢乐的一大源泉。
离岸二三十米远,边有一个大坝,两边排列着大片农田,河套处向东三四里地有一村子,大坝便是在水位上涨时来阻挡大水淹向村子。
当地人都叫颍河为沙河,因水底多为粗沙而得名。因河水常年裹挟着泥沙在河套处汇聚,土壤里的含沙量越来越高,便不再适合种植水稻,因而常年可见的便是小麦。
秋收后,小麦播种,入冬时节便已有了一番郁郁葱葱的模样。这时节,往往只需一次降温,一场北风,便可迎来一场大雪。第二天清晨,天地变换了颜色,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似万物静止了一般,又如雪不融化,一切就都不会活动了。一大早,雪地里便留下贪玩的小孩儿一排排的小脚印,还有各种童真稚嫩的图形,不多时,便连接成了一副巨画。这时,总会有人带头滚雪球,滚雪球一定是在麦田里最有趣。不多时便出了一个圆滚滚的大雪球,直至所有人都推不动为止。如果说冬天最后一次出现在哪里,那一定便是在雪球里。
夏天的一大乐趣便是在河里凫水了,一般都是一群小伙伴结伴。与沟塘里不同,小河的水底都是沙子,没有淤泥给人带来的烦忧。若河对岸有同样的一群戏水游泳的,多数情况两边会争吵起来,紧接着变成了谩骂,像是宣泄着不满,更像是对小河主权的一种宣誓。
夏末秋初,便是小麦成熟的收割的时候,一般会持续小半月有余。冬天因被大雪紧紧包裹着,颗粒显得更加饱满,又是大丰收的一年!对于孩童,丰收的季节并不用像大人们一样辛勤的劳作,但是收割后的麦秸堆成的草垛确是孩童的游乐场。可以在上面蹦跳翻滚,嬉闹捉迷藏,好不快活。跟着着大人们一起早出晚归,仿佛也辛勤的劳作了一整天,充实而满足。
故乡在这样的时光了慢慢流淌着。
而后十多年,一直漂泊着,他乡再没可让万物安静的雪,可以让人心生怜爱的河,没有可以肆意撒欢的游乐场,没有了晚归后的满足感……
最近的一次看见家乡的大雪便是在奶奶去世的时候,依然是一个大雪过后的清晨,此时没有阳光映衬的皑皑白雪,天地之间只是一片白茫茫。又是一年夏归,小河的水也已不再是清澈的,河两岸都再没有出现戏水者的身影。作物收割也全部用自动化代替了,铁家伙在一两天便可将一个村子的作物全部收割完全,好一个高效。
而后又是多年,成了他乡客,从此,故乡便是回不去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