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入门的两个方向:【心理】咨询还是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行业,一直存在着两大门派之争:学院派与社会派(有时也叫江湖派)。
学院派认为心理咨询应该做得长久、深入、透彻、完整,以探索人的本性、深层动机、潜意识等为己任,心理咨询就应该从根源去改善一个人,让人达到精神完善的境界,并不完全以社会适应为标准,那种仅仅解决问题的咨询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
我把这种心理咨询称作【心理】咨询,它的重点是强调“心理”,咨询仅仅是一个尾词,也可以叫 研究、探索、折腾、摸索、分析等等。比如 心理研究、心理探索、心理折腾、心理摸索、心理分析等等,总之就是只搞心理,其它问题不在考虑之列。
社会派认为心理咨询首要考虑的是普通大众的需求,大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应该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心理咨询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主,比如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就应该着重处理人际关系,遇到情绪管理问题就应该处理情绪问题,以适应社会和改善生活品质为主要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的问题的解决,最终也能达成人格的完善。
我把这种心理咨询称作心理【咨询】,它主要强调的是“咨询”,前面的心理仅仅是个词头而已,也可以换做教育、思维、行动、社会、情感、人际、情绪、婚姻、亲子等,比如教育咨询、思维咨询、社会咨询、行动咨询、情感咨询、婚姻咨询、人际咨询、亲子咨询等,总之就是搞咨询,至于是哪个方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综合运用各个行业的知识来服务来访者,只要能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就是好的。
我自己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没错,只是服务的对象不同,类似于奢侈品店和便利店的区别。到底是要开奢侈品店还是便利店,咨询师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考虑。对于新入门的咨询师来说,要特别弄清楚自己的定位。
开奢侈品店肯定需要雄厚的资金、品牌的沉淀、产品创新等,同样,一个咨询师如果想要走【心理】咨询的路径,那就得准备好充足的时间、足够金钱、探索的欲望、良好的天赋等,先自己研究体会个10年20年,然后再去找几个有同样爱好的人来研究。我个人觉得这种适合那种高学历、高智商、经济条件超好、空余时间足够多的人士探索,这种路子的特点就是“深”。
开便利店呢,要求不高,夫妻店都可以做,只要有好的地段、一点资金、找到好的货源,好像都可以开起来,满足普通大众的需要。类似的,一个咨询师也可以选择走心理【咨询】的路子,这种路子可能对于人的综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经历丰富程度、人生经验、看待问题的深刻性等有更多要求,可能并不需要多么精深的研究心理,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辅助于其它对应学科的知识,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到来访者的问题。这种路子的特点就是“广”。但是,咨询师对于心理咨询最基本的伦理、咨询过程、基础技术是需要掌握的,这种咨询的特点就是扎实的心理咨询基本功加各个学科知识。
我自己虽然读心理学专业,但是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其一可能是自己的身份本来就是草根,更关注普通大众的心理问题;二是我自己一直在社会上做咨询,一直接触真实的个案,知道到底什么样的咨询是大众需要的;三是自己可能能力也有限,研究不了那么深入,但是很喜欢泛泛涉猎各个领域知识,那就选择适合自己的吧;四是认为这种模式可能能更好的推广,可以让不是那么有钱的人、不是那么有智商的人、不是那么有深度的人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我也在带学员,欢迎认同我理念的、想要学习心理咨询的、想把这个作为职业的朋友可以找我,我们一起把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做得更大众、更规范、更普及,这是我毕生的愿望。